字好书
元宵雨

《元宵雨》

时间: 2025-08-02 00:49:58

诗句

东风已办上元晴,入夜敲桅又雨声。

天下更无灯可赏,云头应是月孤明。

遥知日甸惊回禄,未用星桥诧太平。

旅舍一枝梅在烛,照人红影十分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0:49:58

原文展示

元宵雨
作者: 姚勉 〔宋代〕

东风已办上元晴,
入夜敲桅又雨声。
天下更无灯可赏,
云头应是月孤明。
遥知日甸惊回禄,
未用星桥诧太平。
旅舍一枝梅在烛,
照人红影十分清。

白话文翻译

春风已为元宵节带来晴朗的天气,夜晚又传来雨声,像是敲打着船桅。此时天下再无灯火可供欣赏,云端的月亮显得格外孤独明亮。遥想大地上,惊动的回禄鸟在飞翔,未必需要星桥来证明太平盛世。旅店里一枝梅花映着蜡烛的光,照得人影红彤彤的,十分清晰。

注释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上元:指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 敲桅:形容雨打在船桅上的声音。
  • 月孤明:形容月亮在云头显得孤单而明亮。
  • 日甸:指太阳和大地。
  • 回禄:一种鸟,象征祥和和吉利。
  • 星桥:指星星和桥的比喻,暗指天上的星星在美好时光中的象征。
  • 红影:指烛光映照在人的身影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字仲明,号蓉溪,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元宵雨》写于元宵节期间,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写春雨和节日的情景,表达对节日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元宵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元宵节的氛围与春雨的意象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诗的开篇以“东风已办上元晴”引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节日的气氛,紧接着的“入夜敲桅又雨声”则转入了对春雨的描写,形成了一种清新而略带愁绪的对比。

诗中“天下更无灯可赏,云头应是月孤明”表达了在雨中无法欣赏到节日的灯火,月亮在云里显得孤独,映射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失落感。接着“遥知日甸惊回禄”通过回禄鸟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最后以“旅舍一枝梅在烛”结束,突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梅花在烛光中映照出温暖而清晰的影像,使全诗的情感更加丰富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已办上元晴:春风已经吹来,元宵节的晴朗气候。
  2. 入夜敲桅又雨声:夜幕降临时,雨声击打着船桅,形成悠扬的音律。
  3. 天下更无灯可赏:四周已无灯光可供赏识,暗示节日的寂寞。
  4. 云头应是月孤明:云头之上,月亮显得孤独而明亮。
  5. 遥知日甸惊回禄:远方的田野,惊动了飞翔的回禄鸟,象征着春的到来。
  6. 未用星桥诧太平:不需要星星的桥梁来证明太平盛世。
  7. 旅舍一枝梅在烛:旅馆里一枝梅花在蜡烛下。
  8. 照人红影十分清:烛光照亮了人的红影,清晰可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孤独的存在,突出其明亮却孤寂的特点。
  • 拟人:雨声如同敲打般,赋予其生动的感受。
  • 对仗:整首诗韵律和谐,形成美感。

主题思想

《元宵雨》表达了在节日中感受到的孤寂和思考,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哲理思索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与希望。
  • 月亮:代表孤独与思乡之情。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在逆境中仍能绽放。
  • 雨声:引发思绪,暗示内心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上元”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端午节
    • B. 春节
    • C. 元宵节
    • D. 重阳节
  2. “天下更无灯可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失落
    • C. 疲倦
    • D. 激动
  3. 诗中的“云头应是月孤明”用来描绘哪种意象?

    • A. 灯火
    • B. 星星
    • C. 月亮
    • D. 雨水

答案

  1. C. 元宵节
  2. B. 失落
  3. C. 月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同样描绘春天的雨,展现自然之美。
  • 《泊船瓜洲》(王安石):描绘旅途中的思乡之情,与《元宵雨》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1. 《春夜喜雨》:都以雨为主题,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但《春夜喜雨》更多展现生机与希望,而《元宵雨》则流露出孤独与思考。

  2. 《泊船瓜洲》:两首诗都涉及到旅途与思乡,前者更侧重对家乡的怀念,而后者则在节日氛围中探讨情感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代表作。
  • 《古诗词鉴赏》:提供了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方法。
  • 《元宵节的由来与习俗》:深入了解元宵节的文化背景与习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柯子/南歌子 题尚友轩 水调歌头 姑苏台 得巨笋三尺围送王叔兴 前后植木犀楼上有月台尽见诸山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 其五 次韵酬铦上人二首 其一 马贲以画花竹名政宣间其孙远得贲用笔意人物山水皆极其能余尝令图写林下景有感因赋以示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兵疲意阻 神到之笔 切切于心 逆风 野觞 犬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新媳妇 饿殍枕藉 包含魄的成语 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吊钱儿 一片宫商 目字旁的字 积功兴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