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欧阳

《送欧阳》

时间: 2025-08-09 07:45:21

诗句

祠宇重修复旧观,喜知家世未灰寒。

只今陛下如仁祖,安得先生作谏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7:45:21

原文展示:

送欧阳
祠宇重修复旧观,
喜知家世未灰寒。
只今陛下如仁祖,
安得先生作谏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对欧阳先生的送别,表达了对其家世的认可与欣慰,同时也寄予了对他政治理想的期望。作者感叹在当今的皇帝如同仁祖那样仁慈的情况下,欧阳先生为何不能成为谏官,进而为国效力。

注释:

  • 祠宇:指祭祀祖先的建筑或场所。
  • 重修:重新修建,恢复。
  • 复旧观:恢复旧有的风貌。
  • 家世:家族背景,门第。
  • 灰寒:比喻家族衰落。
  • 仁祖:指仁宗皇帝,因其仁德而受到称颂。
  • 谏官:负责劝谏的官员,负责向君主提出建议和意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仁祖”是北宋时期的仁宗皇帝赵祯,他因仁德治国而受到后人推崇,代表着理想的统治者形象。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对于当今皇帝的希望,期盼能有像仁宗一样的明君来引导国家,从而需要像欧阳这样的贤才来辅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作品多以抒情和议论见长,常表达对政治的关注和对贤才的渴望。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欧阳先生的场合,表达了作者对其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贤德之士的重视及对明君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社会关怀。开篇提到“祠宇重修”,便体现了对于家族传统的敬重,表明作者对欧阳家世的认可。接着“喜知家世未灰寒”,更是展示出一种欣慰之情,仿佛在说,欧阳先生虽身处逆境,但家族仍有底蕴,这让人感到欣慰。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深切期待,诗人用“仁祖”来比喻当今的皇帝,表达了对明君仁德的渴望,并暗示如果有如此的明主,欧阳先生理应出任谏官,辅佐国家。这种期待不仅是对欧阳先生的赞美,更是对国家未来的希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的关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祠宇重修复旧观:修复了祖先的祠堂,恢复了昔日的风貌。
    • 喜知家世未灰寒:我很高兴知道你的家族并没有衰落,依然保持着荣耀。
    • 只今陛下如仁祖:如今的皇帝仁德如仁宗。
    • 安得先生作谏官:但愿你能成为谏官,辅佐明君。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重修”与“复旧观”相对,构成对仗美。
    • 比喻:将仁宗比作当今皇帝,体现了对仁德治国的向往。
  • 主题思想:全诗以对欧阳的赞美为引,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的关切,以及对贤良之士的渴望,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冀。

意象分析:

  • 祠宇:象征着家族的历史与传统。
  • 仁祖: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代表着仁爱与智慧。
  • 谏官:象征着忠诚与智慧的辅佐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仁祖”是指哪位皇帝? A. 仁宗
    B. 仁宣
    C. 仁孝
    D. 仁德

  2. 诗中“安得先生作谏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期待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贤才的渴望。
  • 王安石的《元日》:体现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诗词对比

  •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比,姚勉的这首诗更多关注于对贤才的期望与国家的仁德,而陆游则关注个人的遭遇与对国家的忧虑,两者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关注点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古诗词研究论文与评论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纪事二十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少年老诚 轻世肆志 极醉 一举手之劳 如汤灌雪 泾渭自明 龝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蟠幽 廾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汪波 幽枉 禹惜寸阴 包含茶的词语有哪些 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