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10
莫笑孤村小巿头,花边人出浦边游。
绿杨拂水双浮鸭,碧草粘天一落鸥。
嬾困风光酣午睡,阴沉天气嫁春愁。
阿谁道是清明节,我对清明唤作秋。
不要笑这孤独村庄的小集市,
花边的游人们正从河边游玩。
绿杨轻拂水面,双双浮鸭在水中嬉戏,
碧绿的草地与天际相连,一只孤鸥落下。
懒困在这美景中,正酣然入睡,
阴沉的天气让我心中生愁,仿佛春天已嫁给了愁苦。
谁说今天是清明节?我却觉得清明如同秋天。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被誉为“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之一。杨万里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且善于使用白话,易于理解。
《清日午憩黄池镇》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黄池镇的午后闲适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对春天与生活的独特感受,展现了诗人面对阴沉天气时的无奈与思考。
杨万里的《清日午憩黄池镇》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灵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风景画。诗的开篇以“莫笑孤村小巿头”引入,带有调侃和自嘲的意味,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淡然态度。接着,诗人描绘了花边游人、绿杨、浮鸭和落鸥等生动的自然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午后。
诗中“嬾困风光酣午睡”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享受,然而随之而来的“阴沉天气嫁春愁”则突显出一丝忧伤。这种对比强化了诗的情感深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绪。在最后一联,诗人以“阿谁道是清明节”反问,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清明在他心中已成秋天,寓意着一份对生命与季节更替的深思。
整首诗在轻松的表面下,蕴含着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季节变化的思考,体现出杨万里一贯的细腻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诗中的“花边人”指的是:
A. 游人
B. 村民
C. 渔夫
D. 诗人
“嬾困风光酣午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兴奋
B. 愉悦
C. 忧愁
D. 烦闷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生命的流逝
C. 秋天的忧伤
D. 自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