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久雨妨於农收,因访子上有叹

《久雨妨於农收,因访子上有叹》

时间: 2025-05-03 19:25:28

诗句

君能过我意殊倾,我每看君脚便轻。

若为泥涂断还往,端令老病底心情。

未霜杨柳秋犹碧,既雨芙蓉晚更明。

旱岁嫌晴不嫌熟,今年教熟不教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5:28

原文展示:

久雨妨于农收,因访子上有叹
君能过我意殊倾,我每看君脚便轻。
若为泥涂断还往,端令老病底心情。
未霜杨柳秋犹碧,既雨芙蓉晚更明。
旱岁嫌晴不嫌熟,今年教熟不教晴。

白话文翻译:

在久雨的影响下,农作物的收成受到妨碍,因而我去探访你,心中感到惆怅。
你能否理解我的苦楚,我每次看见你,心情便轻松一些。
若是因为泥泞而无法前往,那就让我再等一等,心情也依旧会因年老和生病而感到沉重。
未到霜降时节的杨柳,秋天依然是碧绿的;经过雨水洗礼的芙蓉,在晚霞下愈发明亮。
在干旱的年份里,我怨恨晴天却不怨恨丰收,今年却是熟了的粮食也不教人欢喜。

注释:

  • 君能过我意殊倾:你是否能理解我的心意,心情却异乎寻常。
  • 我每看君脚便轻:每次看到你,心情便轻松。
  • 若为泥涂断还往:若因为泥泞而障碍前行。
  • 端令老病底心情:即使年老多病,内心的情感仍然存在。
  • 未霜杨柳秋犹碧:未到霜降时节的杨柳依旧是绿色的。
  • 既雨芙蓉晚更明:经过雨水洗礼的芙蓉花在晚霞下显得更加明亮。
  • 旱岁嫌晴不嫌熟:在干旱的年份里,讨厌的是晴天而不是丰收。
  • 今年教熟不教晴:而今年的粮食虽然丰收,却不教人欢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豪放、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民生活,展现出他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

《久雨妨于农收,因访子上有叹》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农耕文明盛行之时。诗人通过描绘久雨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表达了对农民辛劳的同情以及对自然气候的无奈与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心,情感真挚,充满人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天气变化影响农作物的深切关注。开篇便以“久雨妨于农收”引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农民面临的困境。同时,诗人用“君能过我意殊倾”这句表达了对友人理解的期待与渴望,显示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微妙与深厚。

接下来,诗人通过“未霜杨柳秋犹碧,既雨芙蓉晚更明”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美丽与生机,尽管雨水给农收带来了困扰,但自然依旧存在着美好的一面。最后两句“旱岁嫌晴不嫌熟,今年教熟不教晴”以反讽的方式总结了全诗,反映出自然界的无常和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无奈与彷徨,也流露出对丰收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能过我意殊倾:询问友人是否能够理解自己与众不同的心情。
  • 我每看君脚便轻:每次见到友人,内心的沉重感仿佛减轻。
  • 若为泥涂断还往:若因泥泞而无法前行,诗人愿意继续等待。
  • 端令老病底心情:即便身心疲惫,内心的情感依然存在。
  • 未霜杨柳秋犹碧:描绘秋日的杨柳,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 既雨芙蓉晚更明:经过雨水洗礼的芙蓉花更加鲜艳,象征希望与生机。
  • 旱岁嫌晴不嫌熟:在干旱的年份里,虽然晴天令人厌烦,但丰收还是令人欣慰。
  • 今年教熟不教晴:今年的丰收并不让人感到快乐,反而是天气的阴晴影响了心情。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比体现在“旱岁嫌晴不嫌熟”中,表现出对自然和丰收的复杂情感。拟人则通过“芙蓉晚更明”,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揭示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的关怀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生活的苦乐与人情冷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困扰与阻碍,影响农收。
  • 杨柳:象征生命力与坚韧,尽管时光流逝,依然保持生机。
  • 芙蓉:象征美丽与希望,在雨后的清新中愈显亮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久雨”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A. 促进生长
    B. 妨碍收成
    C. 增加产量

  2.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疏远
    B. 亲密
    C. 冷淡

  3. “旱岁嫌晴不嫌熟”中的“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厌烦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同样描绘了自然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豪情与人生哲理。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美感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范参政自建康得资政宫祠六诗寄呈 送处州斯远二首 其二 得山中讯 使君以十月上休日燕通判教授县令录参沅陵贵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 从萧秀才求茶二首 闰七月五日雨中记所见 简全真 菊残有感 病卧闻益卿未行不能晤语成四十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字 东眺西望 倾曲 正殿 虎字头的字 伏首贴耳 保固 高情远意 龜字旁的字 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娇狞 亠字旁的字 长生不死 貝字旁的字 连舆并席 慎重初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