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7:51
归朝欢
岁暮不得归,顿动羁思,因念远方征戍之士,及为寇虏所徵迫者
——汪东
急景凋年风惨冽。
远望千峰飞鸟绝。
博山添炷水沈烟,
重帏深掩流苏结。
悲来无暂歇。
闭门久断行车辙。
数归期不知朝暮,
揽镜已华发。
地暖春光漏泄。
因忆团圞儿女节。
故园有信放梅花,
天涯是处愁冰雪。
四邻疲战伐。
北韩烽火连南越。
想依稀石壕村畔,
更作无家别。
年末时节,不能回归,心中愁绪涌动,想念远方的征戍士兵,以及被敌寇逼迫的人们。
眼前的景象萧条,寒风刺骨;远方的千山万峰,无存飞鸟的身影。
博山上添了香烛,烟雾缭绕,深重的帷幕遮挡了流苏的窗。
悲哀之情无时无刻不在,关上门后,久断了往来的车辙。
归来的日期不知何时,早已在镜前见到了白发。
大地渐暖,春光透出缝隙,想起团圆的儿女情。
故乡传来梅花的消息,天涯之处满是忧愁与冰雪。
周围的人们都因战争而疲惫,北方的烽火连绵不绝,南方的边境同样不安。
想起那石壕村旁,似乎又多了一份无家的离别。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对离别和思乡的情感。他的风格沉郁,常用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痛苦。
这首诗写于岁末之际,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感到无比惆怅,深刻反映了战士和被征迫者的苦楚。
《归朝欢》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乡之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岁暮时节的萧条景象,诗人通过“急景凋年风惨冽”的开篇,引入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此时,远方的士兵和被迫害的人民成为诗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牵挂。诗中多次提到“归期”、“团圞”,表现了对团聚的渴望与无奈,尤其在“数归期不知朝暮,揽镜已华发”中,岁月的流逝和无常感尤为突出。
诗中还用自然景象如“千峰飞鸟绝”、“博山添炷水沈烟”等来映射内心的孤寂与悲凉,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与对战乱的痛心。最后的几句,提到了“北韩烽火连南越”,直接点明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加深了整首诗的沉重感。
整首诗以思乡与对战争的痛苦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博山”象征什么?
A. 远方的家乡
B. 祭祀的香烛
C. 战争的悲惨
诗人通过“闭门久断行车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外界的向往
B. 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C. 对朋友的思念
“数归期不知朝暮”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希望渺茫
B. 急于回家
C. 享受生活
答案: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归朝欢》的详细解析,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