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3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32:45
赠韦八
辞君岁久见君初,
白发惊嗟两有馀。
容鬓别来今至此,
心情料取合何如。
曾同曲水花亭醉,
亦共华阳竹院居。
岂料天南相见夜,
哀猿瘴雾宿匡庐。
与君分别已久,再次见面却感觉像初次相见,
白发满头,忍不住感叹时光已逝,已超出两年。
自从上次分别之后,容颜和发型如今已如此,
不知我们的心情又将如何交融呢?
曾经我们一同在曲水边的花亭畅饮,
也曾在华阳的竹院中共度时光。
谁曾想到在这遥远的天南之地相遇的夜晚,
只听哀猿悲鸣,瘴雾弥漫,我宿在匡庐山中。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尤其以白话诗闻名,诗风通俗易懂,常关注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与友人韦应物重逢之际,感慨岁月流逝、友情的珍贵。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欢聚时光的怀念。
《赠韦八》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诗人通过与友人韦应物的重聚,感慨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开篇以“辞君岁久见君初”引出对友人的思念,紧接着“白发惊嗟两有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叹。诗人通过“容鬓别来今至此”描绘了自己与友人分别后的变化,表现出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曾同曲水花亭醉,亦共华阳竹院居”则回忆起以往的美好时光,抒发了对友情的珍惜与怀念。最后两句,诗人以“岂料天南相见夜”引入意外的相遇,结合“哀猿瘴雾宿匡庐”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出重逢的喜悦,又掺杂了对环境和处境的忧虑。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回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时光面前的无奈与惆怅。
诗词测试:
白居易所写《赠韦八》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曲水”象征着什么?
“哀猿瘴雾宿匡庐”在诗中传达了怎样的意境?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