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永遇乐(秋夜有感)

《永遇乐(秋夜有感)》

时间: 2025-05-10 04:34:48

诗句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

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

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

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

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

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

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

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34:48

原文展示:

永遇乐(秋夜有感) 李纲 〔宋代〕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 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 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 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 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 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 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 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景色正浓,美好的夜晚凉爽,风雨刚刚停歇。 月亮像钩子一样缺了一块,微云半遮半掩,明亮的星河碎裂。 清爽的空气进入门窗,凉意在枕席上生起,长夜静悄悄地无法入睡。 起身徘徊,倚栏凝望,片刻间涌上万千情感。 作为江湖中的疲惫旅人,近年来身体衰弱多病,坐着叹息岁月的流逝。 过去的往事已成尘埃,新的忧愁像锁一样,谁能了解内心的深处。 五陵地区萧条冷落,中原地区遥远模糊,只有满襟的清泪。 点燃蜡烛,呼唤童子取酒,暂且寻求一醉。

注释:

字词注释:

  • 霁:雨过天晴。
  • 的烁:明亮的样子。
  • 轩户:门窗。
  • 枕簟:枕席。
  • 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这里泛指繁华地区。
  • 杳杳:遥远模糊。

典故解析:

  • 五陵:古代长安附近的五个皇帝陵墓,常用来指代繁华的都市或贵族居住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宰相,主张抗金,后因政治斗争被贬。他的诗词多表现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夜,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个人遭遇不幸,国家局势动荡,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秋色方浓”、“好天凉夜”等词句,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而“缺月如钩”、“微云半掩”则增添了一丝哀愁。诗人通过“起徘徊,凭栏凝伫”的动作,表达了自己在长夜中的孤独与沉思。后文“江湖倦客”、“年来衰病”等句,直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描绘秋夜的美丽与宁静,风雨刚刚停歇,天气凉爽。
  2. “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通过月亮的形状和星河的明亮,营造出夜空的美丽与哀愁。
  3. “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描述夜晚的清爽和凉意,以及长夜无法入睡的孤独。
  4. “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通过动作描写,表达诗人在夜间的沉思和复杂的情感。
  5. “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抒发对个人境遇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6. “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新愁的无奈。
  7. “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描绘国家的萧条和个人内心的悲伤。
  8. “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通过点燃蜡烛和取酒的动作,表达寻求暂时解脱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缺月如钩”、“新愁似锁”等,通过比喻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 拟人:“微云半掩”、“星河碎”等,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个人境遇和国家局势的深刻感慨,展现了内心的孤独、忧虑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成熟和收获,也暗示着衰败和凋零。
  • 缺月:象征不完整和遗憾。
  • 星河:象征遥远和神秘。
  • 清泪:象征悲伤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缺月如钩”比喻了什么? A. 月亮的形状 B. 诗人的心情 C. 夜空的美丽 D. 时间的流逝

  2. “江湖倦客”指的是什么? A. 旅行者 B. 诗人自己 C. 武侠人物 D. 官员

  3. 诗中“五陵萧瑟”指的是什么? A. 繁华地区 B. 陵墓 C. 萧条的景象 D. 战争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同样以秋夜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李纲的《永遇乐》与杜甫的《秋兴八首》:两者都以秋夜为背景,但李纲的诗更多表达了个人的孤独和无奈,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纲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可以对比阅读杜甫的秋夜诗作,体会不同诗人的情感表达。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杨铁厓 闻官军南征解围有日喜而遂咏(二首) 送路季琏问聘河东时东驾出师太原 方氏园居(七首) 赠婉素 寄海盐杨寨官 寄叶德彰戴叔能 送王仲容之上海 赠沈真仲征士 偶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碎骨粉身 索秘 纲提领挈 包含近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轶群绝类 诗翁 雅谊 立石起柳 搨匠 曰字旁的字 耳目股肱 虫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坐收其利 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