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42
《让帝挽歌词二首》
作者:卢僎
泰伯玄风远,
延州德让行。
阖棺追大节,
树羽册鸿名。
地户迎天仗,
皇阶失帝兄。
还闻汉明主,
遗剑泣东平。
朝天驰马绝,
册帝宫祖。
恍惚陵庙新,
萧条池馆古。
万化一朝空,
哀乐此路同。
西园有明月,
修竹韵悲风。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的帝王的哀悼之情。诗中提到泰伯的高风亮节,延州的德行,追忆大节之人,表现出对过去的敬仰。提到地户和天仗,象征着天子失去权力的悲凉。诗人回忆起汉明帝留下的遗剑,感慨东平的泪水。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旧的宫廷逐渐萧条,昔日的辉煌显得无比苍凉。最后在西园明月下,修竹摇曳,悲风萧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卢僎,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怀古抒情著称,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背景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尤其是对逝去帝王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道德的思考。
这首《让帝挽歌词二首》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帝王失去权力后的哀伤,以及对德行的追崇。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泰伯的高风和汉明帝的遗剑相互辉映,形成一种悲壮的历史感。在形式上,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既有叹息的悲凉,也有对往昔的敬仰。诗的最后,明月和修竹的意象极具象征意义,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高洁的情感,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真正的道德与风范依然能够超越时间的束缚,永存于世。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中,展现了卢僎作为唐代诗人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现出对理想德行的向往,同时也感叹历史的无常与权力的失落,情感基调深沉而悲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泰伯玄风远”中的“玄风”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汉明主”是指哪个朝代的帝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卢僎的《让帝挽歌词》在表现历史沧桑感上更为深沉,杜甫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交织。两首诗都通过历史的角度反映出对现实的感慨,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