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夏夜

《夏夜》

时间: 2025-04-26 21:32:21

诗句

结屋在郊墟,翛然谢炎炽。

窗扉故阒寂,水竹亦幽邃。

飞虫望灯集,栖燕冲雨至。

石枕与葛幮,美哉今夕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2:21

原文展示:

夏夜
结屋在郊墟,翛然谢炎炽。
窗扉故阒寂,水竹亦幽邃。
飞虫望灯集,栖燕冲雨至。
石枕与葛幮,美哉今夕睡。

白话文翻译:

在郊外的房屋里,悠然自得地告别了炎热的白天。
窗门依旧寂静,水边的竹子也显得幽深寂静。
飞虫聚集在灯光下,燕子在雨中飞来栖息。
用石枕和葛藤编织的凉席,美好啊,今夜就这样安然入睡。

注释:

  • 结屋:建造的房屋。
  • 翛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 :告别,这里指辞别。
  • 阒寂:寂静无声。
  • 水竹:水边的竹子。
  • 幽邃:深邃而幽静的环境。
  • 飞虫:飞舞的小虫子。
  • 栖燕:栖息的燕子。
  • 石枕:用石头做的枕头。
  • 葛幮:用葛藤编织的凉席。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夏夜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柔和的田园情趣。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陆游生于南宋,国家动荡,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此时的诗作反映了他在炎热夏夜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夏夜》一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夏夜景象,诗人以质朴的笔触,勾画出夏夜的清凉和安静。他在郊外的小屋中,摆脱了白天的炎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诗中的“飞虫望灯集,栖燕冲雨至”生动描绘了夏夜的生机,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通过“美哉今夕睡”,诗人传达出一种满足与恬淡的心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安详。这首诗不仅有着清新的自然气息,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平淡、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结屋在郊墟:诗人住在郊外的房屋,强调远离城市的宁静。
    2. 翛然谢炎炽:表达了告别炎热的白天,步入轻松的夜晚。
    3. 窗扉故阒寂:描绘窗户和门依旧静寂,反映出环境的安静。
    4. 水竹亦幽邃:水边的竹子显得幽深,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5. 飞虫望灯集:描写飞虫围绕灯光,生动展现了夏夜的生机。
    6. 栖燕冲雨至:燕子在雨中飞来,体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生动。
    7. 石枕与葛幮:用石枕和凉席,增添了舒适感。
    8. 美哉今夕睡:表达对当晚美好安睡的赞美,体现诗人的满足感。
  • 修辞手法

    1. 对仗:如“窗扉故阒寂,水竹亦幽邃”,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2. 拟人:飞虫和燕子的描绘使自然景物充满生机,富有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夏夜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自得的心境。

意象分析:

  • 郊墟:象征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
  • 飞虫与栖燕: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 石枕与葛幮:象征舒适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质朴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 )。
    A. 城市
    B. 郊外
    C. 山顶

  2. 诗人用什么作为枕头?
    A. 竹子
    B. 石头
    C. 草

  3. “美哉今夕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不满
    B. 满足
    C.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对宁静夜晚的思考。
  • 《月夜忆舍弟》 杜甫:描绘夜晚的情景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夏夜》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自然的景致,而李白则多了一份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陆游诗全编》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鹿野珍禅友还七闽 其二 拟古二首 其二 焚香联句 游仙六首 其六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琵琶亭 泛清波摘遍 海上岁暮,次勌鹤均 行野 太真明皇并笛图 簇水 听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清酌 见微知著 野无遗贤 长字旁的字 武象 平心持正 大放光明 默开头的成语 秃宝盖的字 自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蹒连 霄涂 玄裳缟衣 女主 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