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9:23
绮罗香 其二 午日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葵扇迎风,榴芳照眼,鹊尾鹧斑香吐。
儿女憨生,争把钗符缀虎。
佩丹砂乍启清樽,夸益智竞传角黍。
问江南金粉山川,波心几许舟飞渡。
惊心云外羽檄,但听潮声里,军船鼙鼓。
绣柱珠帘,一半沉埋歌舞。
登楼赋王粲愁时,吊湘水灵均何处。
休辜负眼底繁华,流年难更数。
在午后的阳光下,葵扇摇曳迎风,石榴花的芳香令人心醉。孩子们天真无邪,争相用钗子和符饰装点虎头。佩戴的丹砂酒刚刚开启清酒,夸耀着智慧的增进,相互竞赛传递着丰收的喜讯。问江南的美丽山川,波光粼粼中有多少船只飞渡而过。云外传来军报的声音,听潮水的拍打声里,军船的鼓声阵阵。绣柱和珠帘,一半已沉入歌舞的喧嚣中。登楼赋诗时想起王粲的愁苦,不知湘水的灵均何处可寻。不要辜负眼前的繁华,流年如歌,难以重来。
作者介绍:梁清标(约1570-1620),字子默,号清标,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争频发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午日的繁华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局的思考。
《绮罗香 其二 午日》以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午日的繁华与生活的诗意。开篇以“葵扇迎风,榴芳照眼”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仿佛让人感受到阵阵清风和花香扑面而来。接着,诗人通过孩子们的嬉戏,表达了对纯真与快乐的追求。这种对比在后面的句子中得以延续,透过“佩丹砂乍启清樽”,不仅描绘出美酒的香醇,更隐喻了智慧与丰收的希望。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对江南美景的思念,以及对战乱的忧虑。通过“惊心云外羽檄”,诗人将视野拓展至遥远的战场,感受到了时代的动荡与不安。最后,诗人以“休辜负眼底繁华”来告诫自己与读者,珍惜当下的美好与繁华,流年一去不复返,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流畅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流逝时光的惋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榴芳”指的是哪种花?
“佩丹砂乍启清樽”中的“丹砂”主要指什么?
诗中“惊心云外羽檄”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绮罗香 其二 午日》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