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时间: 2025-04-27 12:26:56

诗句

潭边春水碧於苔,为听泠泠溪畔来。

不耐颠风阻人兴,渔舟欲上又吹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6:56

原文展示:

潭边春水碧於苔,为听泠泠溪畔来。不耐颠风阻人兴,渔舟欲上又吹开。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水在潭边,比青苔还要碧绿,水声潺潺地从溪边流来。我不耐烦这阵阵风把人情挡住,渔舟想要出发,却又被风吹得停下来。

注释:

  • :深水池或湖,指水比较深的地方。
  • 泠泠:形容水声清脆而悦耳。
  • 颠风:指强风,影响人的兴致与情绪。
  • 渔舟:捕鱼用的小船。
  • :想要,准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字子翚,号简川,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色,流露出淡雅与闲适的情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描绘了诗人居住的村庄附近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他对春水的欣赏以及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情境和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水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开头两句通过对春水的描写,展现了潭水的清澈与生机,青苔的比喻不仅突出了水的颜色,更给人一种生动的自然感。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入诗人的内心感受,风的阻碍使得诗人感到烦躁,渔舟欲行却又被阻止,这种情绪的转变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力感。诗中的风、水、舟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宁静与变化。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潭边春水碧於苔:潭边的春水比青苔更为碧绿,形象地描绘春水的清澈。
  2. 为听泠泠溪畔来:为了听那潺潺流水的声音,展现诗人对自然的倾心。
  3. 不耐颠风阻人兴:诗人对强风感到不满,它阻碍了他的兴致与情绪。
  4. 渔舟欲上又吹开:渔舟想要出发,却又被风吹得停下,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潭水比青苔更碧,形象而生动。
  • 拟人:水声“泠泠”,赋予水声以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却又因自然的变幻无常而感到无奈,表达了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追求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深邃与静谧。
  • 春水:代表生机与希望。
  • 渔舟:象征着人的生活与追求。
  • 颠风:象征着生活中的挫折与阻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潭边春水碧於苔”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春水的颜色
    • B. 渔舟的航行
    • C. 诗人的情感
  2. 诗中的“颠风”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风景
    • B. 阻碍诗人心情的风
    • C. 渔舟的航行
  3.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赞美春天
    • B.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C. 表达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静谧的生活态度。
  • 李白《庐山谣》:在表现自然风光时,更多地渗透出个人的豪放与自由。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诵读与赏析》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离诗。鹰离鞲 十离诗。马离厩 江亭饯别(一作宴饯,一作江亭宴) 酬辛员外折花见遗 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 江月楼 春望 其四 春望 其三 春望 其二 十离诗 笔离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去的成语 黄卷青灯 不以辞害志 辑佚 尽数 神采飞扬 日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风行雨散 角字旁的字 信慎 求生 尝出入 属垣有耳 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