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8:26
《春望》 其二
作者: 薛涛 〔唐代〕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将野草编织成同心结,准备送给知音朋友。
春天的忧愁已经消散,然而春鸟却再次哀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薛涛,唐代女诗人,生于蜀地(今四川),以其才情和诗作闻名,享有“才子佳人”之美誉。她的诗歌多描写生活情趣、自然景物以及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柔美。
创作背景: 《春望》是薛涛在春季时写作的诗,反映了春日的情感变化。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对于个人而言,或许带来的是更深的思考与情感的起伏。
《春望》其二展现了薛涛对春天的独特感受,诗中通过“揽草结同心”的意象表达了对知音的思念和情感的寄托,体现出一种柔情与细腻的情感。春天,万物复苏,然而诗人却感受到了一丝忧愁,正如“春愁正断绝”所言,似乎春天的美好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与不安。这种情感的矛盾使得诗歌更加动人。春鸟的哀鸣,不仅仅是春天的自然声音,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内心的孤独,反映了人生中的情感起伏和对知音的珍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揽草结同心”中的“同心”指什么?
诗中春鸟的哀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春愁正断绝”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闷,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复杂情感,与薛涛的春天情感相对比,杜甫的诗更具社会意义,而薛涛则更偏向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女性诗人的细腻与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