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1:08
春望 其三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薛涛 〔唐代〕
春天的花儿和阳光即将衰老,原本美好的约会却依然渺茫。不结成心心相印的伴侣,倒是空自结了同心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同心草”是一种植物,古代常用来比喻爱情的忠贞。诗中提到此草,反映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作者介绍:
薛涛(768年-832年),唐代女诗人,生于成都,以其才华和诗歌闻名。她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语言清丽,风格独特。薛涛的生活经历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她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向往。
创作背景:
《春望 其三》创作于唐代的春季,正值青春年少之时,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春望 其三》以春天为背景,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首句“风花日将老”通过描绘春天的风花与阳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用“佳期犹渺渺”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仿佛美好的未来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则是诗歌的情感高潮,诗人感叹自己未能找到能够共度余生的伴侣,反而只能依靠同心草这种象征忠贞的植物,来寄托自己对爱情的向往与期待。这种空虚的情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使人深思。在整体上,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忧伤的,但同时又蕴含着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细腻与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揭示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传达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佳期犹渺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失落
C. 欢乐
答案:B
“同心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忠贞的爱情
C. 亲情
答案:B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C. 对自然的感慨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