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3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30:36
溪边有村落,未始识纷华。
去县只数里,居民踰百家。
山腰荒径转,谷口翠微遮。
老木纷无际,重峦浩莫涯。
力穷才到顶,势尽复成洼。
不定云烟色,难名药草芽。
泥钧罗比屋,涧石载连车。
宛有淳风在,谁云太古遐。
梁随木性曲,檐逐地形斜。
榛路牛呼犊,丛祠雀噪蛇。
倚崖松偃盖,落石浪翻花。
安用游青峤,何须蹑紫霞。
好将诗笔写,还入帝城誇。
已买渔樵舍,毋令后约差。
溪边有一个村庄,尚未经历繁华的喧嚣。
离县城只有几里路,居住着上百户人家。
山腰的荒小路蜿蜒而转,谷口被翠绿的山色遮掩。
老树林茂密无边,重重山峦浩瀚无际。
力气用尽才攀上山顶,势头也随之减弱又回落成洼。
云雾变化不定,药草的芽芽难以辨认。
泥土的堆积比房屋还要高,溪水中的石头连着车子。
似乎有清风在这里拂过,谁说这里与太古时代遥远。
梁柱随木材的特性而弯曲,屋檐随着地势而倾斜。
小路上牛儿叫着小犊,丛中的祠堂里鸟雀鸣叫,蛇在游走。
倚靠悬崖的松树像盖子,落石在水中翻涌如花。
何必去游青峦,何须踏上紫霞云彩。
我只想用诗笔写下这一切,还要回到帝城去夸耀。
我已经买下了渔夫和樵夫的家,不要让后来的约定有所差别。
司马光(1019年-1086年)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他的诗词风格典雅,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思考。
《和景仁叠石溪》是司马光在游览叠石溪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溪边自然景色和村庄生活,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司马光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观察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诗中描绘的村落、山川、溪水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开篇的“溪边有村落”便引入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接着逐步展开,构造出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场景。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流露出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野的荒凉和村庄的淳朴,展现出一种简约而真实的生活状态。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自我归属的思考,认为无需追求虚妄的名利,反而要珍惜眼前的宁静与自然。通过对比游青峦与归入帝城的选择,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诗人更倾向于安于现状,享受简朴的生活。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司马光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乡村自然生活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的世俗生活的轻视。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纯朴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自然与生活。
诗中提到的村庄距离县城有多远?
诗中“安用游青峤,何须蹑紫霞”表达了什么态度?
“泥钧罗比屋”中的“泥钧”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