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日过故尚书吴公池馆二首 其一

《秋日过故尚书吴公池馆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31 10:19:13

诗句

平泉旧时里,秋日永亭开。

苑树涧阴合,鱼梁山照来。

野人临逸钓,公子进新醅。

兴尽何须谢,垂鞭醉即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0:19:13

原文展示:

秋日过故尚书吴公池馆二首 其一 徐祯卿 〔明代〕 平泉旧时里,秋日永亭开。 苑树涧阴合,鱼梁山照来。 野人临逸钓,公子进新醅。 兴尽何须谢,垂鞭醉即回。

白话文翻译:

在平泉旧时的村落,秋日的阳光照耀着永亭敞开。 园林中的树木与溪涧的阴影交织,鱼梁山的光影映照而来。 野人在此自由垂钓,公子则品尝着新酿的美酒。 兴致已尽,无需道谢,醉意中垂鞭而归。

注释:

  • 平泉:地名,指诗中吴公的池馆所在地。
  • 永亭:指池馆中的亭子,可能因其长久存在而得名。
  • 苑树:园林中的树木。
  • 涧阴:溪涧的阴影。
  • 鱼梁山:地名,可能指池馆附近的山。
  • 野人:指隐士或乡野之人。
  • 逸钓:自由自在地钓鱼。
  • 公子:指贵族子弟。
  • 新醅:新酿的酒。
  • 垂鞭:骑马时垂下鞭子,表示放松或结束行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1479-1511),明代文学家,字昌谷,号东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此诗可能是在秋日访问故友吴公的池馆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访问故友池馆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描绘了诗人访问故友吴公池馆的情景。诗中“平泉旧时里”和“秋日永亭开”开篇即营造了一种怀旧和宁静的氛围。随后的“苑树涧阴合,鱼梁山照来”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林中的自然景色,展现了秋日的静美。后两句“野人临逸钓,公子进新醅”则通过对比野人的自在和公子的雅致,展现了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最后“兴尽何须谢,垂鞭醉即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归去的从容,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泉旧时里,秋日永亭开”:开篇点明地点和时间,营造怀旧氛围。
  • “苑树涧阴合,鱼梁山照来”:细腻描绘园林景色,展现秋日的静美。
  • “野人临逸钓,公子进新醅”:通过对比展现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
  • “兴尽何须谢,垂鞭醉即回”:表达满足和归去的从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苑树涧阴合,鱼梁山照来”中的“苑树”对“鱼梁”,“涧阴”对“山照”。
  • 拟人:如“秋日永亭开”中的“开”字赋予永亭以人的动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池馆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泉:怀旧的地点。
  • 秋日:宁静的季节。
  • 永亭:怀旧的场所。
  • 苑树:园林的自然美。
  • 涧阴:溪涧的静谧。
  • 鱼梁山:自然的壮美。
  • 野人:隐逸的象征。
  • 新醅:生活的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泉”指的是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植物名 答案:A

  2. “永亭”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池馆中的亭子 B. 池馆中的桥 C. 池馆中的花园 答案:A

  3. 诗中“野人临逸钓”表达了什么? A. 野人的忙碌 B. 野人的自在 C. 野人的孤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祯卿的其他山水田园诗,如《秋日山行》等。

诗词对比:

  • 与唐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进行对比,如《山居秋暝》等,展示不同朝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不同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徐祯卿诗集》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桃源拜三义堂 呈觉印禅师偈 次韵答张无垢居士 离黄龙有作 小径 寄怀心余侄 其二 寄怀心余侄 其一 高忠宪公水居敬赋 同榈香游石门次韵三首 其三 同榈香游石门次韵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引领成劳 亠字旁的字 干倔 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骨字旁的字 不荤不素 户字头的字 飞结尾的成语 不讳之门 刻饰 羊字旁的字 包含脾的成语 抱枝拾叶 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寄籍 宽洪大量 風字旁的字 碎骨粉身 金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