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海驿夏日

《临海驿夏日》

时间: 2025-07-28 17:34:25

诗句

岭外突蒸当盛暑,雨馀新馆觉微凉。

最怜夏木青阴合,时有莺声似故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4:25

原文展示:

岭外突蒸当盛暑,雨馀新馆觉微凉。最怜夏木青阴合,时有莺声似故乡。

白话文翻译:

在岭外,炎热的盛夏突然变得闷热,雨后新馆中感到一丝微凉。最喜爱夏日的树木青翠成荫,不时传来莺鸟的歌声,仿佛回到了故乡。

注释:

  • 岭外:指山岭之外,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在的边远地区。
  • 突蒸:突然变得闷热。
  • 盛暑:极热的夏天。
  • 雨馀:雨后。
  • 新馆:新建的馆舍。
  • 微凉:轻微的凉意。
  • 最怜:最喜爱。
  • 青阴合:树木青翠成荫。
  • 时有:不时地。
  • 莺声:莺鸟的叫声。
  • 似故乡:像在故乡一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曾任宰相。他的诗歌多表现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寇准被贬至岭外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岭外盛暑与雨后新馆的微凉,以及夏木青阴与莺声似故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最怜夏木青阴合”一句,既表达了对夏日树木的喜爱,也隐含了对故乡的怀念。莺声似故乡的描写,更是将自然景色与故乡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岭外突蒸当盛暑”:描述了岭外地区突然变得闷热的盛夏天气。
  • “雨馀新馆觉微凉”:雨后新馆中感到一丝微凉,与前句形成对比。
  • “最怜夏木青阴合”:表达了对夏日树木青翠成荫的喜爱。
  • “时有莺声似故乡”:不时传来莺鸟的歌声,仿佛回到了故乡,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岭外盛暑与雨后微凉的对比,突出了雨后的舒适感。
  • 拟人:“青阴合”赋予树木以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树木的喜爱。
  • 比喻:“莺声似故乡”将莺鸟的叫声比作故乡,增强了思乡之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诗人将自然景色与故乡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岭外:边远地区,象征着远离故乡。
  • 突蒸:闷热的天气,象征着盛夏的酷热。
  • 雨馀:雨后,象征着凉爽和清新。
  • 新馆:新建的馆舍,象征着新的环境。
  • 青阴合:树木青翠成荫,象征着夏日的美好。
  • 莺声:莺鸟的叫声,象征着故乡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最怜夏木青阴合”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色的喜爱? A. 夏日树木青翠成荫 B. 雨后微凉 C. 莺鸟的叫声 D. 岭外盛暑

  2. 诗中“时有莺声似故乡”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新馆的喜爱 D. 对盛夏的厌恶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秋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寇准《临海驿夏日》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寇准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铜官山 东坡田 玉漏迟·客窗空翠杪 念奴娇·夜深清梦 贺新郎 乡土以狂得罪,赋此饯行 粉蝶儿·啼鴂声中 步蟾宫·绿华翦碎娇云瘦 昭君怨·担子挑春虽小 忆秦娥·山无限 柳梢青·小饮微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材多艺 雍容不迫 包含失的成语 换佃 舌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万开头的成语 孤俦寡匹 一错再错 倒八字的字 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甽 根结尾的成语 卝字旁的字 酸嘶 小经筵 庄家汉 正本溯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