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亭晨望寄唐知印

《南亭晨望寄唐知印》

时间: 2025-07-28 17:33:42

诗句

梦觉偶晨起,南轩还独过。

晓光生远树,露气冷疏荷。

窗白游尘少,风清静兴多。

遥知江郡守,幽趣在烟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3:42

原文展示:

梦觉偶晨起,南轩还独过。 晓光生远树,露气冷疏荷。 窗白游尘少,风清静兴多。 遥知江郡守,幽趣在烟波。

白话文翻译:

我偶然在清晨醒来,独自走过南边的轩廊。 远处的树梢上,晨光初现,露水让稀疏的荷叶感到寒冷。 窗户已白,游动的尘埃稀少,清风带来宁静的兴致。 我远远地知道,那位江郡的守官,他的幽雅情趣在于那烟波之中。

注释:

梦觉:从梦中醒来。 南轩:指南边的轩廊。 晓光:晨光。 露气:露水的气息。 疏荷:稀疏的荷叶。 窗白:窗户已白,指天亮。 游尘:飘动的尘埃。 风清:清风。 静兴:宁静的兴致。 江郡守:指江郡的守官。 幽趣:幽雅的情趣。 烟波:指水面上烟雾缭绕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寇准在政治上以直言敢谏著称,曾多次被贬。他的诗歌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这首《南亭晨望寄唐知印》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寇准在被贬期间所作,表达了他清晨醒来后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远树、露气、疏荷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中的“窗白游尘少,风清静兴多”一句,既表达了清晨的洁净,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两句“遥知江郡守,幽趣在烟波”,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首句“梦觉偶晨起,南轩还独过”,诗人从梦中醒来,偶然在清晨起身,独自走过南边的轩廊,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 次句“晓光生远树,露气冷疏荷”,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远处的树梢上晨光初现,露水让稀疏的荷叶感到寒冷,形象生动。 第三句“窗白游尘少,风清静兴多”,窗户已白,游动的尘埃稀少,清风带来宁静的兴致,表达了清晨的洁净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末句“遥知江郡守,幽趣在烟波”,诗人远远地知道,那位江郡的守官,他的幽雅情趣在于那烟波之中,透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晓光生远树,露气冷疏荷”中的“生”与“冷”相对,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远树:象征着远方的思念。 露气:代表着清晨的清新与寒冷。 疏荷:象征着孤独与宁静。 烟波:代表着幽雅的情趣和自然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南轩”指的是什么? A. 南边的房间 B. 南边的轩廊 C. 南边的亭子 答案:B

  2. 诗中的“露气冷疏荷”表达了什么? A. 清晨的寒冷 B. 荷叶的孤独 C. 露水的清新 答案:A

  3. 诗中的“遥知江郡守,幽趣在烟波”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C. 对政治的失望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寇准的其他作品,如《江南春》、《秋思》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注》
  2. 《寇准诗集》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范坟诗 题公益答孙鲁斋帖 题周公益墨迹 晋祠三首 其三 晋祠三首 其二 晋祠三首 其一 喝火令 秋柳 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 其三 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恩施 银边 巛字旁的字 急要 草字头的字 心挂两头 包含鹉的词语有哪些 此结尾的成语 走斝传觞 称身裁衣 耂字旁的字 篇数 釒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春华秋实 呈稿 任开头的成语 包含僮的词语有哪些 燃眉之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