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寇准读书

《寇准读书》

时间: 2025-07-27 21:41:34

寇准读书

诗句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41:34

诗词名称: 寇准读书
作者: 佚名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注:因原文未提供,无法展示)

白话文翻译:

在成都时,张咏听说寇准任相,便对他的下属说:“寇公的才华非常出众,可惜学识不足。”后来寇准从陕西回到成都,张咏正好从成都回来,寇准设宴款待他。张咏临走时,寇准送他到郊外,问张咏应该如何教导自己。张咏缓缓地说:“霍光的传记是不可不读的。”寇准对他的意思并不明白,回去后便取来霍光的传记阅读,读后笑着说:“原来张公是在说我没有学术呀。”

注释:

  • 寇公:指寇准,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
  • 张咏:指张咏,宋代官员,以直言不讳著称。
  • 霍光:汉代著名权臣,曾辅佐汉宣帝,后世以其治国理政能力而受到称赞。
  • 不可不读:意思是这本书是非常重要的,值得阅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本诗的作者不详,但所描绘的事件发生在宋代,反映了当时士人的读书与治国理念。
  • 创作背景:这首诗记录了寇准与张咏的对话,生动体现了当时士人对学术的重视及其对政治的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寇准与张咏的对话,展现了对学问的重视和自我反省的态度。寇准作为一位权臣,虽然拥有卓越的才华,但却意识到自己的学术不足,这种自省的精神在古代士人中是极为可贵的。张咏的忠告“霍光传不可不读”,不仅是对寇准的提醒,也是对后人对历史的重视。诗中通过幽默的方式揭示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强调了知识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同时,这种对话也反映了士人之间的友谊与相互激励,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描述了寇准被任命为宰相的消息传到张咏耳中。
    • “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表明张咏对寇准才华的赞赏,但也指出其学术上的欠缺。
    •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强调了寇准对张咏的重视,设宴款待。
    • “咏将去,准送之郊”表现了二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 “问曰何以教准?”这一问显示出寇准对学习的渴望。
    • “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则是张咏对寇准的谆谆教诲。
    • “准莫谕其意”说明寇准当时未能领会其深意。
    • “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最终,寇准感悟到张咏的良苦用心,体会到自我的不足。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体现了寇准的才华与学识的落差,增强了诗的深度。同时,运用了幽默的口吻,使得整首诗生动且富有趣味。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启示人们要不断学习和自我反省,尤其是在权力与责任并存的情况下,学术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书籍:象征知识和智慧,代表着治国理政的基础。
    • 友谊:张咏与寇准的关系体现了士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与激励。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张咏对寇准的看法是什么?

      • A. 才华不足
      • B. 学术不足
      • C. 政治能力不足
      • D. 全面优秀
    2. 张咏建议寇准读哪本书?

      • A. 《史记》
      • B. 《汉书》
      • C. 《霍光传》
      • D. 《三国志》
  •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二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将进酒》更为豪放,而《寇准读书》则注重于知识和学术的重要性,强调内涵的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秋居有寄 闲居早秋 青山庙(子胥庙) 途中送人东游有寄 边夜 偶兴 湘中见进士乔诩 西施 旧游 商於驿与于蕴玉话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枝叶硕茂 鼠字旁的字 包含伦的词语有哪些 唇干口燥 黹字旁的字 贯颐奋戟 满载而归 子卯 荆尸 金字旁的字 灰化土 琵琶骨 替古人耽忧 使事 虫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涯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