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4:43
木鱼一呼众僧聚,老夫登车欲前去。
仰头见天俯见路,明明是昼不是暮。
如何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
将为是夜著,月轮已没星都落。
将谓是昼休,银河到晓烂不收。
皎如江练横天流,中流点缀金沙洲。
元来海底蚤浴日,云师闭关不教出。
羲和挥斧斫云关,取将一道天光还。
天光淡青日光白,道是银汉也则得。
云师强很赶不奔,堆作沙洲是碎云。
佛堂里木鱼响起,众僧聚集而来,老夫我登上车准备前往。仰望天空,俯视道路,明明是白天,怎么像傍晚一样?今晨天地间怎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或许是夜晚的影像,月亮已经西沉,星星也都落下了。又或者是白天的休息,银河在晨曦中依然灿烂不减。河流如同明亮的绸缎横流,河中点缀着金沙洲。原来海底的生物早已沐浴在阳光下,云层的师傅闭关不让它们出世。羲和挥斧斩断云层,取回一缕天光。天光是淡青色的,日光则显得洁白,如同银汉一般。云层的师傅虽然很努力,却也追赶不上,堆积起来的碎云宛如沙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杨万里曾任官职,但因不满朝政而辞官,专心于诗歌创作。
创作背景: 《明发栖隐寺》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奇幻景象与其内心的思索相互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明发栖隐寺》是一首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奇异天象的观察,表达了对宇宙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开头描绘了木鱼声中僧侣聚集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安静而神圣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仰望天空和俯视路面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奇幻的感觉,似乎时间和空间在此刻发生了奇妙的扭转。
在诗中,诗人用“银河到晓烂不收”的句子,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的沉醉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着,诗人提到“羲和挥斧斫云关”,展现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诗的最后,云层被比喻为“沙洲”,更是增加了诗的意象层次,给人以深思。
整体来看,杨万里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思考。诗中的奇幻场景不仅反映了诗人的观察能力,也传达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木鱼”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A. 宗教仪式
B. 音乐演奏
C. 婚礼庆典
D. 诗歌朗诵
诗人通过“羲和挥斧斫云关”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愤怒
B. 对生命的无奈
C. 对光明的追求
D. 对过去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银河”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无常
B. 时间的流逝
C. 美丽与神秘
D. 人生的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