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3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37:05
大令好书洛神赋,后人犹袭邯郸步。
夫君草圣洞千古,笔下纵横敏风雨。
凌波杳杳去无所,半幅尚能追媚妩。
几年唐印阅振武,谁其别之视书谱。
这位伟大的书法家喜欢《洛神赋》,后人仍然模仿邯郸的步伐。
那位被称为“草圣”的书法家在历史上留名千古,他的笔迹在风雨中纵横驰骋。
在湖面上轻盈的身影若隐若现,无处可寻,但那一半幅的书法仍能追溯到她的妩媚和美丽。
几年间我在唐代印谱中细读,谁能从中辨别出书法的不同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描写了美丽的洛神,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邯郸步则是古代舞蹈,象征优雅和美感。王羲之以其草书技艺闻名,成为书法界的典范。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字季明,号白朴,因其在书法、诗词方面的造诣而著称。岳珂的作品融合了文学与书法,常常表现出对古代文人的崇敬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写于对书法艺术的欣赏与探讨之中,表现了对王羲之这一书法巨匠的敬仰,以及对书法流派和风格的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这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讨论,展现了岳珂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崇敬之情。开篇提到“大令”与“洛神赋”,不仅点明了书法的主题,也暗示了古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诗中提及的“邯郸步”象征着书法的优雅与灵动,恰如其分地映射了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
接着提到“草圣”王羲之,作者通过“洞千古”一词强调了其艺术成就的永恒性,显示了书法艺术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诗中描绘的“凌波杳杳”意象,生动地传达了书法的轻盈与灵动,仿佛让人看到了字迹在水面上游荡的美丽场景。
最后,作者反思自己在书法学习中的感悟,提到唐印和书谱,表达了对书法传统的尊重与思考。整首诗构思严谨、意象丰富,不仅展现了书法之美,也蕴含了对文化传承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敬仰,展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古代文人风范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大令”指的是谁?
A. 王羲之
B. 曹植
C. 岳珂
D. 邯郸舞者
“凌波杳杳”意指什么?
A. 水波荡漾
B. 书法的飘逸
C. 美丽的女性
D. 书法的复杂
诗中提到的“草圣”是指谁?
A. 颜真卿
B. 王羲之
C. 欧阳询
D. 赵孟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岳珂的这首诗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书法艺术及其表达手法上的异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