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夕贫居

《秋夕贫居》

时间: 2025-07-29 08:35:29

诗句

听歌桂席阑,下马槐烟里。

豪门腐粱肉,穷巷思糠秕。

孤灯照独吟,半壁秋花死。

迟明亦如晦,鸡唱徒为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35:29

原文展示: 秋夕贫居 黄滔 〔唐代〕 听歌桂席阑,下马槐烟里。 豪门腐粱肉,穷巷思糠秕。 孤灯照独吟,半壁秋花死。 迟明亦如晦,鸡唱徒为尔。

白话文翻译: 在桂树下听歌直到席终,下马时已置身于槐树的烟雾之中。 豪门中的食物腐烂,而贫穷的巷子里却想着糠秕。 孤灯下独自吟诗,半壁的秋花已经凋谢。 天亮了也如同黑夜,鸡鸣也只是徒劳。

注释:

  • 桂席:指在桂树下设的宴席。
  • 阑:结束。
  • 槐烟:槐树下的烟雾,可能指傍晚的雾气。
  • 腐粱肉:指豪门中的食物已经腐烂。
  • 糠秕:指贫穷人家吃的粗糙食物。
  • 迟明:天亮得很晚。
  • 晦:黑暗。
  • 鸡唱:鸡鸣。

诗词背景: 黄滔是唐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这首《秋夕贫居》反映了唐代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通过对比豪门与穷巷的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和对贫穷人民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豪门与穷巷生活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唐代社会的贫富差距。诗中“豪门腐粱肉,穷巷思糠秕”一句,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豪门奢侈浪费与穷巷人民艰辛生活的反差。孤灯、半壁秋花、迟明如晦等意象,增添了诗的凄凉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悲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好诗。

诗词解析:

  • 首句“听歌桂席阑,下马槐烟里”描绘了诗人从豪门宴席中归来,置身于槐树烟雾中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豪门生活的疏离感。
  • “豪门腐粱肉,穷巷思糠秕”通过对比,强烈表达了社会贫富不均的现实。
  • “孤灯照独吟,半壁秋花死”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迟明亦如晦,鸡唱徒为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即使天亮也如同黑夜,鸡鸣也无法改变现状。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豪门与穷巷的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
  • 拟人:“半壁秋花死”赋予秋花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象征:孤灯、秋花等意象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揭示社会贫富差距,表达对贫穷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意象分析:

  • 孤灯:象征孤独与寂寞。
  • 半壁秋花:象征生命的凋零与无常。
  • 迟明如晦:象征希望的破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豪门腐粱肉”与“穷巷思糠秕”形成什么关系? A. 对比关系 B. 并列关系 C. 因果关系
  2. “孤灯照独吟”中的“孤灯”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光明 C. 希望
  3. “迟明亦如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希望 B. 失望 C. 喜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同样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民的苦难。
  • 白居易的《卖炭翁》通过一个卖炭老人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黄滔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田家谣 书报先生壁 寿铁石翁 山家 买马 看人取木绵 和曾子实题画笺韵 桂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剖肝泣血 鹵字旁的字 接踵而来 迎虎 穴宝盖的字 包含刊的词语有哪些 回桡 父字头的字 朱洗 包含鸦的成语 神湛骨寒 龠字旁的字 公道大明 内修外攘 辞趣翩翩 诞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