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酬因胜老

《次韵酬因胜老》

时间: 2025-05-01 05:47:26

诗句

浅山如霁水连天,江北江南路几千。

入梦老亲双白发,归欤早及菊花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7:26

原文展示:

次韵酬因胜老
作者: 方岳 〔宋代〕

浅山如霁水连天,江北江南路几千。
入梦老亲双白发,归欤早及菊花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的美丽景色,浅浅的山脉如同晴朗的水面与天空相连,江北和江南的路途有数千里之远。在梦中见到了年迈的父母,头发都已苍白,不知何时才能回家,恐怕要等到菊花盛开之前。

注释:

字词注释:

  • 霁水:指晴天后的水面,形容清澈明亮。
  • 双白发:指父母年老,头发已白。
  • 归欤:归去吗?表示一种疑问和期盼。
  • 菊花前:指重阳节(九月九日)前后,菊花盛开的季节,寓意着回归和团聚。

典故解析: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也与重阳节有关,重阳节是一个敬老的节日,表达对老人的思念和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著名诗人,字子恭,号白云山人,生于北宋,后期活跃于南宋。其诗风清新,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方岳晚年,正值他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切思考时期。诗中流露出对父母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诗歌鉴赏:

《次韵酬因胜老》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自然美的诗作。诗的开头用“浅山如霁水连天”描绘出一幅清新而宁静的山水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接着“江北江南路几千”则展现了诗人远行的路途之遥,隐喻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此处不仅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家的渴望。

在后两句中,诗人直接表达了对父母的关切与思念,梦中见到双白发的父母,既是对年迈亲人的担忧,也是对亲情的深切感怀。“归欤早及菊花前”一句则巧妙地结合了时间的概念,菊花盛开的时节意味着团聚与重阳的到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回归家乡的期待和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将自然与人文情怀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亲情的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浅山如霁水连天:描绘自然景色,山脉与水面相连,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江北江南路几千:表达了路途遥远,暗示离家之远,思念之深。
  • 入梦老亲双白发:在梦中看见父母,体现对年迈父母的关心和忧虑。
  • 归欤早及菊花前:期盼回归家乡,强调团聚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霁水”比喻清澈的山水,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亲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浅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霁水:象征明朗的心境与情感。
  • 双白发:象征老去与对亲情的依恋。
  • 菊花:象征团圆与敬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霁水”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晴天后的水面
    C. 江河湖泊

  2. “双白发”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A. 年轻人
    B. 年迈的父母
    C. 自然景色

  3. 诗中提到的“菊花”与哪个节日相关?
    A. 春节
    B. 中秋节
    C. 重阳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方岳与王维的山水诗:王维的诗更加清幽静谧,而方岳的诗则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和对亲情的思考,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久旱府中取虎头骨投邢山潭水得雨戏作 茶花二首 其一 予初到筠即于酒务庭中种竹四丛杉二本及今三 送将官欧育之徐州 上元前雪三绝句 次韵王适游真如寺 郭祥正国博醉吟庵 次韵答人见寄 送排保甲陈祐甫 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摆的词语有哪些 攀藤揽葛 瘦骨零丁 格杀勿论 悦使 馬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包含膘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追根究底 包含陌的成语 罗衿 力字旁的字 青山馆 百岁千秋 漫烂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弓字旁的字 漂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