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予初到筠即于酒务庭中种竹四丛杉二本及今三

《予初到筠即于酒务庭中种竹四丛杉二本及今三》

时间: 2025-04-26 13:50:50

诗句

种竹成丛移出檐,三年慰我病厌厌。

翦除乱叶风初好,封植孤根笋自添。

高节不知尘土辱,坚姿试待雪霜沾。

属君留取障斜日,仍记当年此滞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50

原文展示

予初到筠即于酒务庭中种竹四丛杉二本及今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刚到这里时,在酒务的庭院中种下了四丛竹子和两棵杉树,如今已经长成了三年的样子。竹子长成丛,移植出屋檐下,三年来安慰我因病而感到的厌倦。修剪掉杂乱的叶子,微风初起时,竹子显得特别好。而那壮实的根茎被封植在土壤中,竹笋也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高洁的节操不知尘世的污辱,坚韧的姿态试着等待着雪霜的侵袭。请你留下这片竹林,为我挡住斜射的阳光,仍然记得当年我因滞留而产生的悠闲。

注释

  • :竹子的别名。
  • 酒务:指酒家的生意或酒家中。
  • 翦除:修剪、剪去。
  • 孤根:单独的根茎。
  • 高节:指高尚的品格。
  • 尘土辱:尘世的污辱。
  • 障斜日:遮挡斜射的阳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见长,尤其在散文和诗词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苏辙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初到筠地时,表达了他在新环境中种植竹子的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竹子不仅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他精神寄托的象征,反映了他在艰难环境中追求高洁品格的志向。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通过竹子与杉树的种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诗人通过种植竹子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在诗中,竹子的生长与诗人的心境相互交织,表现出一种从容与淡定。诗人在经历病痛与厌倦的生活中,却依然能够从竹子中获得慰藉,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认为无论外界多么污浊,自己应该保持清白的节操。最后一句“仍记当年此滞淹”,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悠闲时光的怀念,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对竹子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种竹成丛移出檐:描绘了竹子在庭院中生长成丛的情景,代表着新环境的变化。
  • 三年慰我病厌厌:三年的时间,竹子给诗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表明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 翦除乱叶风初好:修剪杂乱的叶子,暗示着对生活的整理与清理,迎来新的开始。
  • 封植孤根笋自添:竹笋的生长是自然的结果,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高节不知尘土辱:强调了高洁的品德不受世俗的污染,表现出一种坚韧的精神。
  • 坚姿试待雪霜沾:暗示着在逆境中坚持,等待磨难的洗礼。
  • 属君留取障斜日:请求将竹林留给朋友,为其遮挡阳光,展示友情的深厚。
  • 仍记当年此滞淹:反映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体现诗人的思考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象征着诗人的品格与追求。
  • 拟人:竹子被赋予了情感,能够“慰我”。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竹子的种植与生长,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品格的追求,以及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高洁、坚韧,象征着诗人的品德与追求。
  • 杉树:象征着稳重与坚固,反映出诗人生活的稳定。
  • :象征着清新与变化,代表着生活的转折。
  • 雪霜:象征磨难与考验,体现出诗人对生活挑战的勇敢面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种植了多少丛竹子和多少棵杉树?

    • A. 四丛竹子,二本杉树
    • B. 三丛竹子,一本杉树
    • C. 五丛竹子,三本杉树
    • D. 四丛竹子,一本杉树
  2. 诗中“高节不知尘土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世俗的厌恶
    • B. 对高洁品德的坚持
    • C. 对生活的失望
    • D. 对朋友的怀念
  3. 诗的最后一句“仍记当年此滞淹”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怀念过去的悠闲时光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现实的无奈
    • D. 对友情的感激

答案

  1. A. 四丛竹子,二本杉树
  2. B. 对高洁品德的坚持
  3. A. 怀念过去的悠闲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同样以竹子为意象,表达隐逸生活的情怀。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深沉且真挚。

诗词对比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悟,但风格更加豪放。
  • 陶渊明《饮酒》:通过自然景物表达隐逸与生活理想,二者皆有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辙集》
  • 《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咏一百首·豫子 挽郑令人二首 理故书二首 哭杨吏部通老 送勋侄之官嵢峡五言五首 杂咏一百首·田光 满江红 其四 送宋惠父入江西幕 题安仁陈慧父词卷 端午五言三首 碧溪草堂六言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艮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槛花笼鹤 包含坚的词语有哪些 用心措意 衣字旁的字 包含沂的词语有哪些 演漾 柳色新 云芽 皮字旁的字 毕钵罗 艸字旁的字 画影图形 嗒然若丧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 机织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