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7:57
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当日佳期鹊误传。
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
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
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
咫尺凉蟾亦未圆。
在那一天的美好时光,被喜鹊错传了消息。
直到现在还在为此断肠而哭泣。
桥外的星波闪烁如汉水,
人们在凤舞鸾歌的场面前徘徊。
欢愉的夜晚已尽,分别已经过了好几年。
别离的欢愉太多,奈何天意如此。
我知道这次相聚没有长久的计策,
即便近在咫尺,明月的圆缺依然未能相见。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7—1051年),字叔望,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以词风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爱情、景物,情感细腻,善用意象,尤其擅长表达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离别相思的情感很普遍。该词以个人情感为主线,承载了诗人对爱情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鹧鸪天》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浓烈的离别场景。词的开头,作者以“当日佳期鹊误传”引入,展现了对错过约定的惋惜,暗示着爱情的脆弱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桥成汉渚星波外”,描绘出美丽的景象,仿佛在回忆当时的甜蜜,而“人在鸾歌凤舞前”则让人感受到那一刻的繁华与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在“欢尽夜,别经年”中,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与伤感,欢聚的时光已成往事,分别则是无可避免的宿命。后面的“情知此会无长计”,更加突显出对未来相聚无望的无奈与忧伤,最后一句“咫尺凉蟾亦未圆”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月亮的圆缺象征着人心的距离和相聚的渺茫。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无奈,反映出时光流逝给人带来的伤感。这种情感的细腻和深刻,使得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普遍的共鸣。
诗词测试:
谁是《鹧鸪天》的作者?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晏几道
D. 苏轼
“当日佳期鹊误传”中的“鹊”指的是什么?
A. 喜鹊
B. 乌鸦
C. 麻雀
D. 鹰
该词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面对相似主题时所呈现的不同情感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