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

时间: 2025-05-03 21:41:31

诗句

藏室亡三箧,得之公最多。

露曦当晚景,川逝作前波。

惠寄舆人诵。

悲传挽者歌。

竹西携手处,清泪邈山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1:31

原文展示: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

藏室亡三箧,得之公最多。
露曦当晚景,川逝作前波。
惠寄舆人诵。悲传挽者歌。
竹西携手处,清泪邈山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我藏书的书房里,失去了三大箧的书籍,而我所得到的公文最多。在露水洒落的清晨,夕阳的景色如同消逝的江河波澜。朋友的惠赠让我在路上吟诵,悲伤的情感传递给了挽歌的唱者。在竹林西边我们曾携手同行,而今我只能在清泪中遥望那遥远的山河。

注释:

  • 藏室:书房,藏书的地方。
  • :失去,丢失。
  • 三箧:三大箧子,形容书籍的多。
  • 露曦:晨露、阳光。
  • 川逝:江河流逝,形容时间的流逝。
  • 惠寄:朋友的赠送或寄托。
  • 舆人:指代同伴或朋友。
  • 悲传:悲伤的情感传递。
  • 挽者:为逝者唱挽歌的人。
  • 竹西:竹林西边,指代一个特定的地方。
  • 清泪:眼泪,悲伤的表现。
  • :遥远的,深远的。
  • 山河:山川河流,象征祖国或故乡。

典故解析:

本诗借用“竹西”和“清泪”等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竹林本是隐逸之地,象征着高洁和雅致,而“清泪”则表达了内心的哀伤。诗中没有直接提到逝者的名字,而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传达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以诗、文、策三绝闻名,倡导变法,致力于国家富强和民生改善。
  • 创作背景:这首挽辞诗是王安石为他的朋友马兄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生活在动荡的北宋时期,王安石经历了许多生离死别,此时写下此诗更显得情感真挚。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提到的“藏室亡三箧”不仅暗示了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也象征着因失去朋友而感到的巨大空虚。接着,诗人用“露曦当晚景”描绘出一种凄美的晚景,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江河的逝去象征着友谊的破灭。通过“惠寄舆人诵”,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遗留的回忆与思念,尽管悲伤,但在回忆中依然有温暖的存在。而“竹西携手处,清泪邈山河”则是情感的高潮,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友谊的无奈。在全诗中,王安石把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情的抒发,又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藏室亡三箧:表达了失去的痛苦,三箧书籍的丢失象征着知识和友谊的双重损失。
    • 得之公最多:虽然失去很多,但在公文中得到的多,表明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 露曦当晚景:晨露与晚景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川逝作前波:江河的流逝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也暗喻对友人的怀念如潮水般涌来。
    • 惠寄舆人诵:朋友的赠言在路上传唱,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追思。
    • 悲传挽者歌:哀伤的情感通过挽歌传递,表现出对逝者的哀悼。
    • 竹西携手处:对往昔的美好时光的缅怀,竹林暗示着清幽与高洁。
    • 清泪邈山河:泪水象征着深切的思念,遥远的山河则表现出对失去的无奈与惆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藏室亡三箧,得之公最多”,体现了诗的工整与对称美。
    • 比喻:如“川逝作前波”,将时间比作流动的江河,形象生动。
    • 意象:通过“竹西”“清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悲凉而深远的情感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诗人的文学才华。

意象分析:

  • 藏室:象征知识与文化的积累,同时也是失去的痛苦所在。
  • 露曦:晨露象征新的开始,晚景则暗示生命的结束。
  • 竹西:隐喻理想与高洁,代表与友人的美好回忆。
  • 清泪:表达悲伤与思念,象征着对友谊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藏室”指的是什么?

    • A. 书房
    • B. 花园
    • C. 田野
  2. “川逝”在诗中表示了什么?

    • A. 河流的流动
    • B. 时间的流逝
    • C. 友谊的破裂
  3. “竹西携手处”形容的是?

    • A. 过去的友谊
    • B. 现在的生活
    • C. 未来的期望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懷友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送别: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但王安石更侧重于环境描写与情感的细腻,而李白则更直接地抒发了对过往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王安石诗文集》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用宜笑之语作) 蜡烛 望仙 秋蝶二首 其一 白角簟 芦花 春日宿崇贤里 芳草 赠僧 凤州北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守约施博 文期酒会 脱光 比字旁的字 侈衣美食 自劝 甘字旁的字 青蝇点玉 曰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方功 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舍本问末 包含津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伪态 骑马乘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