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湖山杂赋

《湖山杂赋》

时间: 2025-04-27 18:17:31

诗句

门前天镜倒千峰,舍後菰蒲与海通。

乘兴出游无远近,烟波何处觅孤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31

原文展示:

湖山杂赋
门前天镜倒千峰,
舍後菰蒲与海通。
乘兴出游无远近,
烟波何处觅孤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门前的湖面如同明镜般倒映着千山万峰,房舍后面的芦苇与海洋相连。作者兴致勃勃地外出游玩,似乎没有远近之分,但在烟波浩渺中却难以寻觅到孤独的小舟。

注释:

  • 门前:指诗人居住的地方前面。
  • 天镜:比喻湖面如同镜子般清晰明亮。
  • 菰蒲:一种水生植物,生长在水边。
  • 海通:形容水面延绵,似乎与海洋相连。
  • 乘兴:兴致勃勃地去游玩。
  • 烟波:指湖面上的雾气和波纹。
  • 孤篷:孤独的小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常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湖山杂赋》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时期,国势衰弱,陆游心系国家,常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湖山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游览心情。开篇“门前天镜倒千峰”,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意象描绘了湖面如镜的宁静,反射出千山的壮丽,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接下来的“舍后菰蒲与海通”,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湖边的生机勃勃,诗人在这里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乘兴出游无远近”一句,透露出诗人轻松的心境,游玩的乐趣在于心情,而非地理的远近,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一句“烟波何处觅孤篷”,则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带出了一丝孤独感,尽管身处大自然之中,内心却难免感到孤寂,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游览中的闲适与思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湖面如镜,反映千山,表现自然的美。
  • 第二联:描写房舍后芦苇与海洋的相连,体现自然的和谐。
  • 第三联:表达诗人游玩的兴致,强调心情的自由。
  • 第四联:在烟波中寻觅孤舟,暗示诗人对孤独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天镜”,形象生动。
  • 对仗:如“乘兴出游无远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湖山的美景和表达游览中的心情,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天镜:象征宁静与清晰。
  • 千峰:代表壮丽的自然景观。
  • 菰蒲:生机与生命的象征。
  • 孤篷:孤独与思索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镜”指的是什么?
    A. 湖面
    B. 太阳
    C. 明镜
    D. 星星

  2. “舍後菰蒲与海通”中的“菰蒲”是什么?
    A. 一种树
    B. 一种水生植物
    C. 一种鸟
    D. 一种鱼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陆游的《湖山杂赋》更加强调游玩时的心境,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带来的禅意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环碧斋 饮濡须守子衡君宅 青玉案·儿童齐唱民安作 水龙吟·举头南极星明 满江红·烟雨孤帆 满庭芳·山色*蓝 沁园春·花压双溪 念奴娇·男儿堕地 鹊桥仙 为邱梅边赋 水调歌头 与于云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集矢之的 燎原烈火 己字旁的字 声嘶力竭 殚褚 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搆陷 黍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愁潘病沈 口角风情 半低不高 顾此失彼 幺蔑 震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