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31
湖山杂赋
门前天镜倒千峰,
舍後菰蒲与海通。
乘兴出游无远近,
烟波何处觅孤篷?
这首诗描绘了门前的湖面如同明镜般倒映着千山万峰,房舍后面的芦苇与海洋相连。作者兴致勃勃地外出游玩,似乎没有远近之分,但在烟波浩渺中却难以寻觅到孤独的小舟。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常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湖山杂赋》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时期,国势衰弱,陆游心系国家,常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湖山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游览心情。开篇“门前天镜倒千峰”,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意象描绘了湖面如镜的宁静,反射出千山的壮丽,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接下来的“舍后菰蒲与海通”,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湖边的生机勃勃,诗人在这里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乘兴出游无远近”一句,透露出诗人轻松的心境,游玩的乐趣在于心情,而非地理的远近,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一句“烟波何处觅孤篷”,则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带出了一丝孤独感,尽管身处大自然之中,内心却难免感到孤寂,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游览中的闲适与思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湖山的美景和表达游览中的心情,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天镜”指的是什么?
A. 湖面
B. 太阳
C. 明镜
D. 星星
“舍後菰蒲与海通”中的“菰蒲”是什么?
A. 一种树
B. 一种水生植物
C. 一种鸟
D. 一种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陆游的《湖山杂赋》更加强调游玩时的心境,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带来的禅意与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