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

时间: 2025-04-22 04:19:26

诗句

佛供斋僧冀万分,幽明路绝竟难论。

若为可慰重泉念,触事平心无怨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4:19:26

原文展示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
---陆游

佛供斋僧冀万分,
幽明路绝竟难论。
若为可慰重泉念,
触事平心无怨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死的思考。诗中提到为僧人供奉佛事,寄托对亡者的追思,然而在生死之间的界限却让人难以言说。如果能够安慰心灵,或许会在重泉之下有所寄托,而在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时,也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无怨无恨。

注释

  • 佛供:指供奉佛教的僧人,表示对逝者的追思与敬意。
  • 冀万分:希望能够寄托千千万万的思念。
  • 幽明路绝:指生与死的界限已经断绝。
  • 重泉:指坟墓,象征着亡者的归处。
  • 触事平心:面对各种事情,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

典故解析

  • 佛教:诗中提到的佛教文化,强调生死轮回的主题,常常作为追悼的方式。
  • 重泉: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墓地或亡者,象征着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及爱国者。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历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为李季章参政的夫人所作,表达了对她的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陆游在晚年经历了许多悲欢离合,因而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亲友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四句的结构,简洁而深刻,表现了陆游对生死之间的思索。开头两句提到“佛供斋僧”,这是对亡者的追思和对佛教文化的信仰体现,显示了诗人对死亡的尊重和对亡者的怀念。接下来的“幽明路绝”,表达了生死的不可逆转,强调了人生的脆弱与无常。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情感的宣泄,提到“若为可慰重泉念”,这句表达了即使逝者已去,但诗人希望能通过默念来寄托情感。“触事平心无怨恩”则反映了陆游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希望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这种心态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活的积极应对。

整首诗以沉郁的情感,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陆游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佛供斋僧冀万分:表达了对亡者的追思,寄托了无尽的思念。
  2. 幽明路绝竟难论:强调生死的界限,让人难以言说。
  3. 若为可慰重泉念:希望通过默念来安慰自己和逝者。
  4. 触事平心无怨恩:面对生活中的事务,保持平和心态,无怨无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死比喻为幽明路,形象地表现了死亡的不可逆。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意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逝者的怀念与生死哲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宗教信仰与对逝者的追思。
  • 重泉:象征墓地,寄托对逝者的哀悼。
  • :代表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冀万分”是什么意思? A. 希望万分
    B. 感谢万分
    C. 失去万分

  2. “幽明路绝”指的是什么? A. 人生的道路
    B. 生死的界限
    C. 生活的烦恼

  3. 诗人希望以什么来安慰自己和逝者? A. 物质
    B. 默念
    C. 朋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与《秋夕》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哀悼,但陆游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平和,而杜甫的《秋夕》则展现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新安江上寄处士 田园观雨兼晴后作 途中寄友人 杂曲歌辞。生别离 杂曲歌辞。悲哉行 相和歌辞。挽歌 伤情 放歌行 行路难 舒州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字旁的字 探官茧 舟字旁的字 高低不就 悬狟素飡 耳刀旁的字 制热 痛入骨髓 巳字旁的字 众望所属 肀字旁的字 囷府 枕经籍书 亡国之主 官逼民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