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六如亭

《六如亭》

时间: 2025-05-02 10:49:57

诗句

吴儿解记真娘墓,杭俗犹存苏小坟。

谁与惠州耆旧说,可无抔土覆朝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9:57

原文展示:

吴儿解记真娘墓,杭俗犹存苏小坟。
谁与惠州耆旧说,可无抔土覆朝云。

白话文翻译:

吴儿讲述着真娘的墓地,杭城的风俗依然保留着苏小的坟墓。
谁能和惠州的老者谈谈,是否能用一把土覆盖那朝霞中的云彩?

注释:

  • 吴儿:指的是吴地的人,通常指的是江苏、浙江一带的人。
  • 真娘墓:真娘是指一位传奇女性,可能与地方传说有关。
  • 杭俗:杭州的风俗。
  • 苏小坟:苏小是指苏东坡的故乡,苏小的坟墓是当地的一个文化符号。
  • 惠州:指的是广东省的惠州市,苏东坡贬谪时曾居住于此。
  • 耆旧:指年长的老人,代表着历史的见证者。
  • 抔土:一把土,象征着对逝去的追思。
  • 朝云:早晨的云彩,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景文,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其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个人情感,且常有历史典故的运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士人情怀复杂的时代。诗中提到的真娘墓与苏小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也折射出对故乡文化的珍视。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六如亭》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蕴丰富的诗作。开篇提到“吴儿解记真娘墓”,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历史的追溯与思索,真娘的墓代表着过去的传奇与情感,承载着对古老风俗的回忆。接下来的“杭俗犹存苏小坟”,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诗人不仅在追忆个体的逝去,也在对比地域文化的延续与变迁,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

“谁与惠州耆旧说”一句,诗人把目光投向了惠州的老者,表达了对历史传承的渴望与对知识的追求。最后一句“可无抔土覆朝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儿解记真娘墓:吴地的人在讲述真娘的墓,强调了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对逝者的尊重。
  2. 杭俗犹存苏小坟:杭州市的风俗仍然保留着与苏小相关的记忆,反映了文化的延续性。
  3. 谁与惠州耆旧说:诗人渴望与年长者交流,象征着对历史的向往。
  4. 可无抔土覆朝云:以“抔土”与“朝云”的对比,表达对短暂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 比喻:用“朝云”象征短暂的美好时光,传递出诗人的感伤情绪。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强调文化的延续与历史的厚重。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历史人物与文化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真娘墓:象征着历史的传奇与文化的根。
  • 苏小坟:表达对文化传承的敬意。
  • 惠州耆旧:代表着智慧与历史的传承者。
  • 朝云:象征美好而短暂,反映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儿解记真娘墓中的“吴儿”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人?

    • A. 安徽
    • B. 江苏、浙江
    • C. 广东
    • D. 福建
  2. 诗中提到的“惠州耆旧”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人
    • B. 地方风俗
    • C. 年长者
    • D. 传说人物
  3. 整首诗主题主要表达的情感是:

    • A. 欢乐
    • B. 感慨与怀念
    • C. 决心与勇气
    • D. 生活的琐碎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六如亭》更多地关注于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融,而杜甫则在《春望》中表现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对家园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胡济鼎同年三律 次胡济鼎同年三律 登金紫阁访上人次韵 送人之官外岛 题太平兴国官 述怀 舟行 登锡山 春郊晚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词匠 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拨弃万事 亠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整旧如新 爻字旁的字 有侠 包含营的词语有哪些 耆壮 尘外孤标 白鱼登舟 革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消魂 宵旰攻苦 云集景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