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9:36
南窗偶书
作者:方岳 〔宋代〕
毛颖轻俗子,孔方疏吾曹。
未须奴事钱,正可仆命骚。
持此将安之,聊足以自豪。
向来与诸儒,尚论夔与皋。
此言终当醉,时命不我遭。
欲语恐惊纷,卑之无甚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轻视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提到一些轻浮的世俗人,而孔方肆意地与我等读书人无关,不必为金钱所奴役,正可以高兴地写诗。持有这种态度就能安然自得,足以自豪。过去与诸位儒者讨论夔与皋的美德,如今我仍然会醉心其中,但命运却不待我。想要表达这些想法,恐怕会引起纷扰,所以还是低调些好。
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常与自然景色结合,作品多反映其理想与情怀。
本诗创作于方岳对当时士人的思考与自省之际,反映了他对金钱和世俗的厌倦,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南窗偶书》是一首反映作者内心独立与对世俗的批判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世俗与理想,表达了对金钱与物质的轻视,同时渗透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的开头以“毛颖轻俗子”指向那些沉迷于世俗的人,表达出对他们的蔑视。接着,作者以“未须奴事钱”强调自己的生活态度,认为不必为金钱所束缚,在精神上更为自足。此时,诗人将自己与古代贤者夔与皋相提并论,显示出他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虽然平实,但内涵深刻,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追求。最后几句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尽管他有志于表达这些深刻的思想,却又担心引起外界的纷扰,因此选择低调隐忍。这种矛盾的心理,恰恰反映了文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也让整首诗更具深度与思考的余地。
整首诗揭示了作者对金钱与世俗生活的厌倦,同时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在对现实的反思中,作者选择了隐忍的态度,显示出一种悲凉的美感。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代表了作者的精神追求与内心挣扎。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夔与皋”代表什么?
填空题: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____的厌倦和对____的追求。
判断题:诗中“未须奴事钱”表示作者认为金钱很重要。(对/错)
通过这些对比,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及其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