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8:39
家人不寄扊扅诗,
直恐藁砧官尚微。
到了不过相爱耳,
未论此语是耶非。
我家的人不寄来扊扅诗,
只是因为担心藁砧的官职还很微不足道。
到了这里不过是相互爱慕而已,
未必讨论这些话是对是错。
此诗并未引用具体的典故,但通过“藁砧”可联想到古代官员的微薄地位,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地位的感慨。诗中“家人不寄”的情境,可能暗示着诗人与家人之间的疏离以及对家庭关系的思考。
方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反映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方岳的诗作注重词句的简洁与含蓄,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宋代,可能是在诗人身处某种官职或社会环境中,感受到家庭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以及对亲情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简单生活和真实情感的珍视。
“道中即事”这首诗,虽然字数不多,却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和对家庭关系的思考。开头提到“家人不寄扊扅诗”,表现出一种疏离感,暗示诗人与家人之间缺乏交流。接着“直恐藁砧官尚微”,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自觉,似乎在反思个人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
从“到了不过相爱耳”这一句来看,诗人似乎在总结人与人之间最简单、最本质的情感。即使在社会地位的牵绊下,最终追求的仍是那份纯粹的爱。这种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尤为重要,因为人们常常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扰,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对家庭温情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地位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诗中情感真挚,意蕴深远,让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庭情感的珍视以及对社会地位的无奈思考,强调了人际关系中最根本的情感——爱,超越了世俗的纷扰。
诗中提到“家人不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到了不过相爱耳”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