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即事十首

《即事十首》

时间: 2025-05-03 19:39:45

诗句

野塘尺水亦生烟,宁有余波可及田。

商略且为鱼作计,须臾毋死待丰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9:45

原文展示

即事十首
作者: 方岳 〔宋代〕

野塘尺水亦生烟,
宁有余波可及田。
商略且为鱼作计,
须臾毋死待丰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池塘的场景,水面上升起一缕烟雾,水面波澜不惊,似乎连田地都无法滋养。作者劝告人们要为渔获做打算,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丰收的年景。

注释

  • 野塘:指野外的池塘。
  • 尺水:形容水面小而浅,极少的水。
  • 生烟:水面上升起薄雾。
  • :难道。
  • 余波:指水面上的涟漪或波动。
  • 商略:商量、策划。
  • 须臾:指短暂的时间。
  • 毋死:不要急于失败。
  • 丰年:丰收的年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季良,号竹隐,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自然。方岳在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下,诗歌受到了新的文化思潮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创作,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借小水塘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强调耐心和长远的眼光。

诗歌鉴赏

方岳的这首《即事十首》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场景。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小池塘,水面上生起的烟雾,给人一种淡淡的诗意。紧接着,作者通过“宁有余波可及田”的反问,表现出池塘水量的微薄,暗示在这样贫瘠的环境中,不能期望过多的收获。

“商略且为鱼作计”一句,展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鼓励人们要有计划和策略,耐心等待时机的来临。最后一句“须臾毋死待丰年”则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提炼,强调在逆境中保持耐心,期待未来的丰收。整首诗在字句上凝练而意蕴深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塘尺水亦生烟

    • 描绘了一个小池塘的景象,水面上升起淡淡的烟雾,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
  2. 宁有余波可及田

    • 反问之中蕴含无奈,水面平静,水量微薄,连田地都无法滋养,暗示生活的困境。
  3. 商略且为鱼作计

    • 提出积极的应对方式,鼓励人们为捕捞鱼类做计划,体现出一种务实的态度。
  4. 须臾毋死待丰年

    • 提醒人们在短暂的困境中,不要急于放弃,耐心等待丰收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池塘比作生活的缩影,水面的波澜不惊象征着平淡的生活。
  • 对仗:每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反问加强诗的表达力度,突出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生活的困境中,保持耐心与希望的重要性。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人们对未来丰收的期待,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积极面对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塘:象征自然、宁静。
  • :象征轻柔、朦胧,带来一种神秘感。
  • 余波:象征困境和无奈,暗示生活的不易。
  • 丰年:象征希望与期待,代表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宁有余波可及田”是什么意思?

    • A. 水面平静,无法滋养田地
    • B. 水量充沛,丰收在即
    • C. 水面上有波动,田地受益
  2. 诗中提到“须臾毋死待丰年”表达的态度是什么?

    • A. 立即放弃
    • B. 耐心等待
    • C. 无所作为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春望》与《即事十首》都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但《春望》多了一份对国事的忧虑,而《即事十首》则更为专注于个人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方岳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四明钟尚书 出关投孙侍御 山中对雪有作 送友人宰浔阳 辞九江李郎中入关 乱后书事寄同志 登城有作 泾溪 和友人见题山居 将游湘湖有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敖世轻物 横拖倒扯 误石为宝 麻开头的成语 宁处 斤石 理行 廾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死悌 幺匿 韦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撒泼打滚 倒八字的字 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