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33
韩子华遗冰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六月侍臣方赐冰,
我赋得之从友朋。
开盘一见水玉璞,
置坐百步无青蝇。
热肤收汗起疹粟,
不有消渴同茂陵。
杜子每思赤脚踏,
韩老尝苦如甑烝。
惭无二公才与学,
享此足与俗辈矜。
六月的时候,侍臣刚刚送来冰块,我从朋友那里得到这份礼物。打开冰盘一看,里面的冰就像水中的玉石一样晶莹剔透,放在座位上百步之外连苍蝇都没有。炎热的肌肤上汗水淋漓,起了疹子,没有像茂陵那样让人消渴。杜甫每次都想赤脚踩在冰上,而韩愈曾经承受过如同蒸锅般的酷热。我感到惭愧,没有二位公子的才华与学识,只能享受这份冰块,以此来和世俗的同伴们夸耀。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华,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夏季,正值酷暑,诗人通过描写冰块的清凉,表达对炎热的厌倦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二位伟大诗人的敬仰。
梅尧臣的《韩子华遗冰》以清凉的冰块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在酷暑中对自然的渴望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开头通过侍臣赐冰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清雅的生活情趣。诗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如“水玉璞”形容冰的晶莹剔透,展示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艺术审美。
接着,诗人对酷热的身体感受进行了描述,汗水的蒸发与身上的疹子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对环境的无奈。紧接着提到杜甫与韩愈,这两位诗人不仅是其心中的偶像,更是他追求的文学标杆。杜甫的赤脚踏冰与韩愈的酷热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高洁志趣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自谦的态度结尾,表达了自己在才华与修养上的不足,尽管享有冰块的清凉,但内心却感到惭愧。这种自我反思与对他人的钦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在探索人性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比喻(如“水玉璞”)、对仗(如“开盘一见”与“置坐百步”)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美感与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清凉的冰为媒介,表现了诗人在炎热中的渴望及对文学前辈的敬仰,反映出一种自谦与思考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侍臣”是指什么?
A. 朋友
B. 皇帝的侍卫
C. 朝廷官员
D. 诗人的家人
诗中“水玉璞”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冰
B. 雪
C. 水
D. 玉器
诗人感到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A. 没有清凉的冰
B. 才华与学识不足
C. 朋友的嘲笑
D. 环境的嘈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信息为对《韩子华遗冰》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