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0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06:14
中秋月下怀永叔
作者: 梅尧臣
有朋无明月,秉烛光强致。
有月无乐朋,独醉颜易醉。
往年过广陵,公欣来我值。
期玩秋蟾圆,静扫庭下地。
复邀高阳公,剩作诗准备。
特特乃多违,後池风雨至。
一夜看石屏,怛吟无逸气。
今宵皓如昼,千里嗟离异。
固知理难并,把酒遥相寄。
诗的意思是:没有朋友共赏明月,只有烛光来勉强照亮。即使有月亮却没有朋友,独自喝酒时脸色容易醉红。往年我在广陵时,你欣然来访。期待和你一起欣赏秋天的圆月,安静地打扫庭院。再次邀请高阳公,共同写诗准备。真是多有不便,后院的风雨渐渐降临。昨夜在石屏前观看,吟诵时无心逸兴。今夜月光如昼,千里之外唏嘘离别。明白理想难以相并,把酒远远相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天池,宋代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尤其在对友人的怀念与思念方面颇有造诣。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中秋节,诗人因思念远方的朋友(可能是永叔)而作。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诗中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
《中秋月下怀永叔》是一首充满思念与孤独的诗作。诗的开头便以“有朋无明月”引入,表达了在这个明月高悬的夜晚,缺少了友人的陪伴,心中倍感失落。诗人通过对比“有月无乐朋”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感觉。虽然月亮照耀,然而没有朋友相伴,喝酒时的陶醉变得更加容易。
接着,诗人回忆往年与朋友在一起的欢愉时光,期待再次聚会赏月。诗中提到的“高阳公”李白,反映了诗人与古人交往的情谊,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连接。最后,诗人用“今宵皓如昼”描绘了明亮的月光,表现了对离别的感慨,虽然理想难以实现,但依然把酒遥相寄,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向往。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深切的情感,将思念与孤独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团圆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及中秋节的孤独感,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梅尧臣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高阳公”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陶渊明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伤感与思念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在月下独自饮酒的情感,但更多地聚焦于自我陶醉,而梅尧臣的《中秋月下怀永叔》则强调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