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4:26
虞美人·临风寄语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花阴空覆鸳鸯寝。寒入红衾凛。
早知好事付秋风。何似当初索性不相逢。
闻伊别后思量意。窃自沾沾喜。
累伊憔悴倍心伤。又望伊家索性不思量。
这首诗描绘了在花阴下,鸳鸯的寝室空荡荡。一阵寒风袭来,红色的被褥显得冷冰冰的。早知道美好的事情会随秋风而去,何不当初就干脆不相逢呢?听闻你别后的思念之情,我偷偷感到一丝欢喜,但又因你憔悴的模样而更加心痛。再看你家里,我索性不再去思念。
董以宁,明代女诗人,她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她在诗歌中常常展现对爱情的深切感受与思考,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虞美人·临风寄语》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无奈,反映了当时女性在情感表达上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这首《虞美人·临风寄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追忆和对失去的惋惜。开头以“花阴空覆鸳鸯寝”引入,营造出一种空寂的氛围,暗示着曾经的美好已不复存在。寒风侵袭,红色被褥的凛冽感,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情感。紧接着的“早知好事付秋风”,直白地表达了对爱情结局的无奈与绝望。诗中反复出现的思念与惆怅,展现了作者对往昔情感的追寻与对现实的无能为力。
整首词层层递进,情感由表及里,愈发深切。尤其是“累伊憔悴倍心伤”,不仅展现了对他人痛苦的同情,也反映出自己内心的挣扎与痛楚。诗尾的“索性不思量”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选择,虽是放下,却又显得更加无奈。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使用了对比与反复的手法,使得情感更加层次分明,深刻打动人心。董以宁以女性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捕捉了爱情的复杂与脆弱。
整首诗表现了对逝去爱情的伤感与无奈,探讨了相遇与离别的复杂情感,表现出一种对爱情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能为力。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庆祝
b) 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c) 对自然的描写
d) 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寒入红衾凛”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冷漠
c) 孤独
d) 快乐
诗人选择“不思量”的原因是什么?
a) 想要忘记
b) 对爱情的执着
c) 对未来的期待
d) 享受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