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

《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

时间: 2025-05-01 17:16:37

诗句

慷慨长兴伯,曾挥落日戈。

头颅捐草莽,风雨黯山河。

赖有文章在,烦君急网罗。

遗函天赐汝,彝鼎未云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6:37

原文展示:

慷慨长兴伯,曾挥落日戈。头颅捐草莽,风雨黯山河。赖有文章在,烦君急网罗。遗函天赐汝,彝鼎未云多。

白话文翻译:

激昂的长兴伯,曾挥动着仿佛能击落夕阳的长戈。他的头颅虽已捐弃于草莽之中,但他的英勇事迹和风雨交加的岁月,使得山河为之黯然失色。幸好他的文章依然流传,恳请您急切地搜集整理。那些遗留下来的书信,是上天赐予您的宝贵财富,其价值不亚于珍贵的彝鼎。

注释:

字词注释:

  • 慷慨:情绪激昂,形容人的气概豪迈。
  • 长兴伯:指吴公,长兴伯是其封号。
  • 落日戈:比喻英勇的战斗或壮烈的牺牲。
  • 头颅捐草莽:指英雄牺牲,头颅被弃于荒野。
  • 风雨黯山河:形容时局动荡,国家命运多舛。
  • 文章:指文学作品,这里特指吴公的遗作。
  • 网罗:搜集、整理。
  • 遗函:遗留下来的书信。
  • 彝鼎:古代的青铜礼器,象征尊贵和重要。

典故解析:

  • 落日戈: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在垓下之战时,曾挥戈向天,誓要击落太阳,比喻英勇无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近代著名诗人,其诗风豪放,多抒发爱国情怀和革命理想。此诗是为了纪念吴公,一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其遗集即将被刊印,柳亚子借此表达对英雄的敬仰和对遗作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吴公遗集即将刊印之际,柳亚子通过诗歌表达对吴公的敬仰,以及对遗作的珍视和希望后人能够重视和传承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兴伯吴公的英勇形象和其遗作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诗中“慷慨长兴伯,曾挥落日戈”描绘了吴公的英勇无畏,而“头颅捐草莽,风雨黯山河”则反映了英雄牺牲后的时代背景。后两句“赖有文章在,烦君急网罗。遗函天赐汝,彝鼎未云多”强调了遗作的价值,并呼吁后人加以重视和传承。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柳亚子对英雄和文化遗产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慷慨长兴伯,曾挥落日戈”:描绘吴公的英勇形象,用“落日戈”比喻其壮烈的战斗。
  • “头颅捐草莽,风雨黯山河”:反映英雄牺牲后的时代背景,用“风雨黯山河”形容国家的动荡。
  • “赖有文章在,烦君急网罗”:强调遗作的重要性,呼吁后人加以搜集和整理。
  • “遗函天赐汝,彝鼎未云多”:比喻遗作的价值,将其比作珍贵的彝鼎,强调其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日戈”比喻英勇的战斗,“彝鼎”比喻遗作的价值。
  • 拟人:如“风雨黯山河”将风雨拟人化,形容国家的动荡。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呼吁后人重视和传承英雄的遗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戈:象征英勇的战斗。
  • 头颅捐草莽:象征英雄的牺牲。
  • 风雨黯山河:象征国家的动荡。
  • 彝鼎:象征遗作的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长兴伯”指的是谁? A. 吴公 B. 柳亚子 C. 其他人物
  2. “落日戈”在诗中比喻什么? A. 英勇的战斗 B. 平静的生活 C. 普通的武器
  3. 诗中提到的“遗函”指的是什么? A. 遗留下来的书信 B. 遗留下来的武器 C. 遗留下来的财物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推荐阅读柳亚子的其他爱国诗作,如《题自画红梅》等。

诗词对比:

  • 可以对比其他纪念英雄的诗作,如杜甫的《蜀相》,分析不同诗人对英雄的不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柳亚子诗选》
  • 《近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浪淘沙(作墨水仙寄张伯雨) 采桑子 南乡子(竹居) 卜算子(黄葵,一名侧金盏) 虞美人(题陈公明所藏曲册) 摸鱼儿(己酉重登陆起潜皆山楼,正对惠山) 风入松(酌惠山水) 好事近(赠笑倩) 清平乐(赠处梅) 踏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身做事一身当 诱敌 合情合理 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烧的成语 戚戚 大字旁的字 于陵子 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怨妇 歳雾 龠字旁的字 计不反顾 皮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挂席为门 伯仲叔季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