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4:50
原文展示:
胡尘遍中原,侠风久不作。史公起东粤,手揭荆高幕。王万更延陵,连翩踵芳躅。惜哉剑术疏,遗恨终寥廓。桓桓东海君,祖烈中山族。投身入穹庐,缨笠不辞辱。得当竞报汉,一击天地复!副车中非误,环柱走已蹙。大憝既伏诛,群胡争愕。遂令旃裘长,天半惊魂落。成败非敢论,此功良不薄!
白话文翻译:
胡人的尘埃遍布中原,侠义的风气已经很久没有兴起。史公从东粤崛起,亲手揭开了荆轲和高渐离的帷幕。王万和延陵相继追随前人的足迹。可惜剑术不够精湛,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东海的勇士,出身于中山的英烈家族。投身于敌人的帐篷,不畏惧任何屈辱。一旦有机会,就会为汉朝报仇,一击之下天地为之变色!副车中的失误并非真正的错误,环绕柱子奔跑已经显得紧迫。大恶已经伏法,胡人们都惊愕不已。于是使得那些穿着毛皮长袍的胡人首领,从天空中惊魂落魄。成败不敢轻易评说,但这份功劳确实不小!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柳弃疾,字亚子,号亚庐,江苏吴江人,近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革命家。他的诗歌多抒发爱国情怀,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革命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纪念徐锡麟烈士而作。徐锡麟是清末革命家,参与了多次反清起义,最终在安庆起义中牺牲。柳亚子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徐锡麟的敬仰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徐锡麟烈士的赞美,展现了革命者的英勇和不屈精神。诗中“胡尘遍中原,侠风久不作”一句,既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也呼唤着侠义精神的复兴。接着,诗人通过“史公起东粤,手揭荆高幕”等句,将徐锡麟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相提并论,强调其英勇事迹的历史意义。最后,“成败非敢论,此功良不薄”一句,既是对徐锡麟烈士的肯定,也是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革命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徐锡麟烈士的赞美,展现了革命者的英勇和不屈精神,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革命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胡尘遍中原”中的“胡尘”指的是什么? A. 胡人的侵略 B. 胡人的尘埃 C. 胡人的风气 D. 胡人的文化
诗中“史公起东粤”中的“史公”指的是谁? A. 史可法 B. 史思明 C. 史弥远 D. 史文恭
诗中“副车中非误”中的“副车中非误”指的是什么? A. 副车中的失误并非真正的错误 B. 副车中的失误是真正的错误 C. 副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D. 副车中的失误是故意的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