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5:33
原文展示:
云间夏内史,束发便从军。江左龙飞误,华亭鹤唳闻。遗骸谁护惜?后死属王君。何日携鸡酒,相从义士坟。
白话文翻译:
云间的夏内史,年轻时就投身军旅。江左的龙飞之误,华亭的鹤唳之声可闻。他的遗骸有谁来珍惜保护?后来的人应当归属于王君。不知何时能带着鸡酒,去追随那些忠义之士的坟墓。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改字亚庐、亚子,江苏吴江人。近代诗人,南社发起人之一。他的诗歌多抒发爱国情怀,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柳亚子在得知友人巢南计划刊印长兴伯吴公的遗集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夏完淳等抗清义士的敬仰和对他们遗骸保护的关切,同时也抒发了对忠义精神的传承和追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夏完淳等抗清义士的追思,表达了作者对忠义精神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深沉感慨。诗中“云间夏内史,束发便从军”描绘了夏完淳年轻时的英勇形象,而“江左龙飞误,华亭鹤唳闻”则隐喻了明朝的覆灭和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后两句“遗骸谁护惜?后死属王君。何日携鸡酒,相从义士坟”则抒发了对忠义之士遗骸保护的关切和对忠义精神的传承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柳亚子诗歌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忠义精神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深沉感慨。通过对夏完淳等抗清义士的追思,表达了作者对忠义精神的传承愿望和对忠义之士遗骸保护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夏内史”指的是谁? A. 夏完淳 B. 夏侯惇 C. 夏言 D. 夏竦
“江左龙飞误”中的“龙飞”比喻什么? A. 帝王即位 B. 龙飞凤舞 C. 龙腾虎跃 D. 龙马精神
“华亭鹤唳闻”出自哪个典故? A. 《世说新语》 B. 《史记》 C. 《汉书》 D. 《后汉书》
诗中的“王君”指的是谁? A. 王夫之 B. 王阳明 C. 王安石 D. 王羲之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