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0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08:47
北风
作者: 刘子翚〔宋代〕
雁起平沙晚角哀,
北风回首恨难裁。
淮山已隔胡尘断,
汴水犹穿故苑来。
紫色蛙声真倔强,
翠华龙衮暂徘徊。
庙堂此日无遗策,
可是忧时独草莱。
在平沙之上,雁群起飞,晚角的哀鸣在空中回荡,
北风呼啸,回首时却感到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恨。
淮山已将我与胡人的尘埃隔断,
而汴水依旧穿过故苑,向我流来。
紫色的蛙声显得如此顽强,
翠华的龙袍在此时暂时徘徊。
今日的庙堂中没有留下什么遗策,
我只能独自一人在忧虑中做些草野的谋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字子翚,号南溪。他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使得南宋政权不得不面临艰难的选择。刘子翚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之间的矛盾,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破家亡的感伤充斥在诗人的内心。诗中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国家现状的忧虑。
《北风》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故国的眷恋与时代的无奈。首句“雁起平沙晚角哀”以雁的起飞引入,平沙的广阔与雁群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一种孤独感。紧接着的“北风回首恨难裁”,让人感受到北风带来的冷酷与心灵的无奈,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心中的遗恨与思念。
“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苑来”进一步深化了地域与历史的联系,淮山象征着战争的破坏与隔离,而汴水则流淌着历史的回忆,既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当下局势的感慨。最后的“庙堂此日无遗策,可是忧时独草莱”则表现出一种无力感,庙堂中的权贵并没有为百姓提供解决之道,而作为诗人的他只能在忧虑中独自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历史的惋惜以及对当下时局的忧虑,表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北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温暖
B. 冷酷与无情
C. 和平
“庙堂此日无遗策”中的“庙堂”指代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权力中心
C. 个人住所
诗中提到的“汴水”象征了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战争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子翚的《北风》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国家的苦难与希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传达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