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

时间: 2025-05-03 22:31:05

诗句

醉毫叵我落乌丝,况是桃源乍入时。

祗恐升平要华藻,赐笺春动万年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1:05

原文展示

醉毫叵我落乌丝,况是桃源乍入时。
祗恐升平要华藻,赐笺春动万年枝。

白话文翻译

我醉了,笔墨无法在纸上随意挥洒,何况现在正是桃源的春光初现。
我唯恐这太平盛世需要华美的诗词,赐予我一纸信笺,愿春风唤醒万年古树的新芽。

注释

  • 醉毫:指的是醉酒后难以拿起毛笔作诗的状态。
  • 乌丝:指黑色的墨汁,形容书写的工具。
  • 桃源: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理想的世外桃源。
  • 升平:指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时期。
  • 华藻:华丽的诗词。
  • 赐笺:给予诗笺,指写作的材料。
  • 春动:春天的气息开始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字子翚,号寒窗,浙江人。其诗作以清新雅致著称,常表现隐逸生活的情趣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诗人身处幽静之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心中涌起创作的欲望。诗人在此时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珍视以及对文采的自律。

诗歌鉴赏

本诗以春天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开头两句通过“醉毫”和“桃源”两种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诗人在桃源的春光中,似乎感受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然而他却因醉酒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力感。

后两句则转向对现实的反思,诗人担忧在太平盛世中,大家对华丽诗词的追求可能会掩盖真实的情感。他渴望得到春天的启示,希望万年古树能够因春风而复苏,象征着诗人希望在世俗的纷扰中,依然保持对自然和生活真谛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自我要求,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醉毫叵我落乌丝:我醉了,无法用毛笔随意书写。
  2. 况是桃源乍入时:而此时正是桃源初现的美好时光。
  3. 祗恐升平要华藻:我唯恐在太平盛世中,大家都需要华丽的诗词。
  4. 赐笺春动万年枝:愿意得到春天的信笺,唤醒万年古树的新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桃源”比喻理想的生活状态。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春天、桃源、万年枝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轮回。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创作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诗人在追求艺术的同时,也在反思社会的风气,表现出一种对真情实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桃源: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和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醉毫:体现出诗人面对创作灵感时的无奈与困惑。
  • 华藻:象征着诗词的华丽与浮躁,反映出诗人对艺术的严谨态度。
  • 万年枝: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春天的复苏,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醉毫”指的是什么? A. 酒
    B. 毛笔
    C. 墨汁

  2. “桃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现实生活
    C. 恶劣环境

  3. 诗中提到的“华藻”意指? A. 简单的诗句
    B. 华丽的诗词
    C. 自然风景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强调了理想社会的美好与宁静,而刘子翚在此诗中则反思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展现了对艺术创作的自我要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史 其十七 雨后即事 消夏 王钤辖出示乃祖两令公画像求诗为赋长句 挽王教授子节父 永遇乐(和钱处和上元) 念奴娇(别妓) 小重山(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惜分飞(别妓) 减字木兰花(恭人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缶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项坠 包含遣的词语有哪些 退匿 丿字旁的字 得寸入尺 昭然在目 似箭在弦 跨年 譬之 瞓面盎背 香象绝流 谦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