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

时间: 2025-05-03 17:15:25

诗句

夜静我欲歌,四座且勿喧。

尧舜本得道,富贵何足捐?

圣人久不作,学者堕语言,著书各专门,百家散如烟。

一身有不知,况察鱼与鸢。

安得天下士,相与明忘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5:25

原文展示:

夜静我欲歌,四座且勿喧。
尧舜本得道,富贵何足捐?
圣人久不作,学者堕语言,
著书各专门,百家散如烟。
一身有不知,况察鱼与鸢。
安得天下士,相与明忘筌?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时我想要歌唱,四周的朋友请不要吵闹。
尧、舜本是得道之人,富贵名利又何足以舍弃呢?
圣贤之人已经很久不再出现,学者们沉迷于空泛的语言。
著书立说各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百家思想如烟般散去。
我自己尚且不知,何况去看那鱼和鸢(鹰)呢?
如何能让天下的士人,一起明白忘却这些囚笼?

注释:

  • 尧舜: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代表了理想的政治。
  • 富贵何足捐:富贵与名利又何足以舍弃,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薄。
  • 圣人久不作:指的是圣贤之人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反映了社会现实。
  • 百家散如烟:指各家学说纷繁复杂,难以把握,像烟雾一样飘散。
  • 忘筌:筌是捕鱼的工具,忘却筌指的是超越工具本身,追求更高的真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散文和词著称,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历史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变迁,常在诗中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渴望。在这个时期,陆游感受到学术的纷繁复杂和士人精神的迷失,诗中希望士人们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更高的境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夜静时的歌唱引发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哲理观。开头“夜静我欲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冲动,暗示在社会的喧嚣中,个人的内心世界仍然渴望真实的表达。接着以尧舜为引,指出理想中的人应该追求道德和精神的价值,而不是仅仅沉溺于物质的富贵。诗中提到“圣人久不作”,不仅反映了对当代士人的失望,也提出了对古代贤人风范的怀念。

“百家散如烟”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学术的散乱与无序,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忧虑。最后一句“安得天下士,相与明忘筌”,则是对未来的呼唤与期待,渴望士人们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情感深厚,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陆游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理想的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静我欲歌:在宁静的夜晚,我想要高歌,表达内心的情感。
  2. 四座且勿喧:希望周围的人能保持安静,以便我可以倾诉。
  3. 尧舜本得道:历史上著名的圣贤尧舜,因道德高尚而得道。
  4. 富贵何足捐:物质的富贵与荣华,何足以舍弃理想?
  5. 圣人久不作:如今圣贤之人已久未出现。
  6. 学者堕语言:学者们沉迷于空泛的学问与言辞。
  7. 著书各专门:各家学说各自为政,缺乏统一。
  8. 百家散如烟:众多学派如烟雾般散去,难以把握。
  9. 一身有不知:我自身尚且无知,何况看待他人?
  10. 况察鱼与鸢:更何况是观察鱼和鹰。
  11. 安得天下士:如何能让天下士人们,
  12. 相与明忘筌:共同明白并超越世俗的束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百家”比作“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学术的散乱。
  • 对仗:如“尧舜本得道,富贵何足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反问:通过疑问句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批判,呼唤士人超越物质追求,回归道德与精神的本源。

意象分析:

  • :象征宁静与内心的思考空间。
  • 尧舜:象征理想的政治与道德标准。
  • 富贵:象征世俗的名利与物质追求。
  • 百家:象征当时学术的纷繁复杂。
  • :象征世俗的束缚与工具,暗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尧舜”是指什么? A. 两位古代贤君
    B. 两位小说人物
    C. 两位现代诗人
    答案:A

  2. 诗人在歌唱时希望周围人怎样? A. 一起歌唱
    B. 保持安静
    C. 随意喧哗
    答案:B

  3. “百家散如烟”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学术繁荣
    B. 学术的混乱与无序
    C. 学术的统一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陆游的《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然而,陆游更加强调个人的精神追求,而杜甫则是对国家沦陷的直接感叹,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查询

述意 野饮 将入闽夜行之云门 玉局歌 夜意 山亭观梅 人日 雨夜不寐观壁间所张魏郑公砥柱铭 野步 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蹑蹻檐簦 长材短用 缺吃少穿 釒字旁的字 粗心大意 包含态的成语 正电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人烟稠密 工字旁的字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铜筋铁肋 言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和舒 己字旁的字 包含政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