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6:44
疾风三日横吹雨,竹倒荷倾可怜汝。
空堂无人夜向中,卧看床前烛花吐。
壮怀耿耿谁与论,榰床老龟不能语。
世间岂无一好汉,叱吒喑呜气吞虏。
壁间三丈砥柱铭,贞观太平如更睹。
何当鼓吹渡河津,下马观碑驰马去。
三天的暴风雨横扫而来,竹子倒伏,荷花倾斜,真让人心疼。
空荡的房间里,无人陪伴,夜深人静,我躺着看床前的烛光摇曳。
胸中壮志难以倾诉,榻上的老龟却不能与我言语。
世间难道没有一位英雄?他叱诧风云,气吞敌寇。
墙上的砥柱铭文,仿佛让我重温贞观年间的太平盛世。
什么时候才能奏响号角,渡过河津,下来观赏碑文,骑马离去?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理想,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本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思考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渴望。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诗的结构,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展现出陆游高超的诗歌技巧。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雨夜的景象,强烈的风雨与倒伏的竹荷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与对无辜植物的怜惜。在空荡的房间里,诗人感到孤独,烛光在床前摇曳,映照出他内心的孤寂与忧虑。
诗中“壮怀耿耿谁与论”一句,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无奈,虽有满腔的壮志,却无人倾诉。这种孤独感让人感受到他心中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国难的现实。
“世间岂无一好汉,叱吒喑呜气吞虏”则转而提及对英雄的追求,表明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英雄人物的渴望,表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最后两句提到古代的贞观盛世,表明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在自然景象与历史反思之间交替,表现出诗人对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历史的沉思、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渴望,深刻反映了他作为一个爱国诗人的复杂情感。
陆游的《雨夜不寐观壁间所张魏郑公砥柱铭》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均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思考,但陆游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孤寂,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两者在历史观和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