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乡子 寿晓沧翁七十

《南乡子 寿晓沧翁七十》

时间: 2025-08-05 13:35:02

诗句

七十未华颠。

浩荡春风桃柳前。

唤起吴兴张子野,翩翩。

老有童心即地仙。

门巷断桥边。

眉月初三正上弦。

笑指孟光妆镜底,湖天。

同看青春五百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3:35:02

原文展示:

南乡子 寿晓沧翁七十
七十未华颠。浩荡春风桃柳前。
唤起吴兴张子野,翩翩。
老有童心即地仙。
门巷断桥边。眉月初三正上弦。
笑指孟光妆镜底,湖天。
同看青春五百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七十岁老人晓沧翁的祝寿。虽然已到七十未华之年,但在春风和桃柳的映衬下,依旧充满朝气。词中提到了吴兴的张子野,寓意朋友之间的相聚与欢愉。年长者心中仍保有童心,宛如地仙般洒脱自在。在家门口的巷子与断桥旁,正值初三的明月高悬,仿佛在和老人一起分享青春的美好。最后一句则提到与朋友共同见证了五百年的青春岁月,彰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注释:

  • 未华颠:意指年纪虽大但仍不失风华。
  • 浩荡春风:形容春天的气息,生机勃勃。
  • 吴兴张子野:张子野,字季直,吴兴人,代表友人。
  • 童心:指老人心中仍有孩童般的纯真与好奇。
  • 眉月初三:农历初三的月亮,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孟光:指古代美女孟光,代表美丽与青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承焘,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词常以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寿辰所作,表达了对晓沧翁的祝贺与敬意,体现了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轻快的节奏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在描写七十岁老人时,作者并没有用沉重的笔触,反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活力。诗中提到的“老有童心即地仙”,不仅表达了对老年人心态的赞美,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积极引导。通过与友人的相聚,作者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共同分享生活美好的重要性。整首词充满了乐观与温暖,令人感受到一股岁月流淌中不变的青春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七十未华颠:七十岁尚未失去风采。
  2. 浩荡春风桃柳前:春风呼啸,桃柳争妍。
  3. 唤起吴兴张子野,翩翩:呼唤友人张子野,神采飞扬。
  4. 老有童心即地仙:老年人心中仍保有童真,如同神仙。
  5. 门巷断桥边:在家门口的小巷和断桥旁。
  6. 眉月初三正上弦:初三的明月高悬,象征新生。
  7. 笑指孟光妆镜底,湖天:指着镜中的美丽,仿佛湖天一色。
  8. 同看青春五百年:共同见证了五百年的青春岁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门巷断桥边”和“眉月初三正上弦”。
  • 比喻:将老年人比作地仙,突出其洒脱与高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友谊、生命和青春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即使年纪渐长,内心的童心与对生活的热爱依旧可以让人充满活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桃柳:代表青春与美丽。
  • 明月:象征团圆与美好时光。
  • 镜子:隐喻自我反思与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谊
    • B. 青春
    • C. 老年生活
    • D. 以上皆是
  2. “七十未华颠”中的“未华”指的是什么?

    • A. 年龄
    • B. 风采
    • C. 生活
    • D. 童心

答案

  1.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比较夏承焘与白居易的诗作,二者都善于描绘人情与自然,但前者更注重生命的积极态度,后者则更多地反映历史与情感的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代诗词汇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查询

声声慢 和漱玉词 声声慢 橹声 声声慢 声声慢 次韵刘青田咏愁 声声慢 声声慢·双双旧家燕子 声声慢 荷池清晓 声声慢 声声慢五首 其一 声声慢 其一 秋声仿竹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姆 幽冤 四点底的字 说死说活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美酒嘉肴 耒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包含浆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天假良缘 据高临下 隻隻 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包含汤的成语 如蚁慕膻 诗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