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乡子·携笼去

《南乡子·携笼去》

时间: 2025-05-06 18:16:10

诗句

携笼去,采菱归,碧波风起雨霏霏。

趁岸小船齐棹急,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6:10

原文展示:

南乡子·携笼去
作者: 李德润 〔唐代〕
携笼去,采菱归,碧波风起雨霏霏。
趁岸小船齐棹急,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


白话文翻译:

我提着篮子出发,去采摘菱角,归来的路上,碧波荡漾,风起雨落。
小船在岸边急速划行,衣服湿透了,停在桄榔树下歇息。


注释:

  • 携笼:提着篮子,笼是指盛东西的器具。
  • 采菱:采摘菱角,是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常用作食物。
  • 碧波:清澈的水波,形容湖面波光粼粼。
  • 霏霏:形容细雨纷纷落下的状态。
  • 趁岸:靠近岸边。
  • 齐棹急:船只齐心协力地划桨,快速前行。
  • 罗衣:轻薄的衣服,通常是指夏季的衣物。
  • 桄榔树:一种热带植物,常见于南方水边。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别的典故,但可以看出,菱角的采摘和桄榔树的描写,体现了南方水乡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德润,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太详尽,主要作品以词为主,擅长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水乡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南乡子·携笼去》是一首描绘南方水乡田园风光的词作。词的开头以“携笼去,采菱归”引出场景,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提着篮子出门采摘菱角,归途中,水波荡漾,细雨纷飞,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接着,词中描写了在小船上急划的情景,伴随着湿透的衣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整首词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生活的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趁岸小船齐棹急”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急迫与活力,而“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则带来了自然的亲密感和一种生活的静谧。

诗词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透出一种闲适与自然的和谐,令人向往。李德润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表达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携笼去,采菱归:提着篮子出发去采菱,归来的路上,准备带着收获回家。
  2. 碧波风起雨霏霏: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微风拂面,细雨轻洒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3. 趁岸小船齐棹急:小船靠近岸边,齐心协力地划桨,快速前行,展现出一种生动的活动场景。
  4. 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由于船行的急促,衣服被打湿,最后停靠在桄榔树下,给人一种休闲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碧波”和“霏霏”将自然景观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 对仗:如“携笼去,采菱归”,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展现了南方水乡的美丽景色及人们的宁静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菱角:象征着丰收与自然的馈赠。
  2. 碧波: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3. 桄榔树:代表着南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增添了地域特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乡子·携笼去》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李德润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采菱”主要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卉
    • B. 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
    • C. 一种食材
  3. 词中提到的“罗衣湿”是因为什么?

    • A. 下雨
    • B. 划船时被水溅湿
    • C. 洗衣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好》:白居易
  • 《渔歌子》:张志和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江南好》同样描写水乡景色,但更多了生活的繁华与人情的温暖;而李德润的《南乡子·携笼去》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寄故人 答刘明府 九华观看花 唐昌观看花 和长安郭明府与友人县中会饮 和裴仆射看樱桃花 答元八遗纱帽 题渭北寺上方 寄王侍御(一作奉御) 寄宋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摆尾摇头 靣字旁的字 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卖关子 乡曲之意 能舌利齿 丿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迂阔 跳篱骗马 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僵梁 乘鸾跨凤 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坐享其功 戈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元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