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4:28
穹壤有时敝,娥名万古垂。
直从彤管笔,便到色丝碑。
天地间有时会破败,而“娥”的名声却流传万古。
这名声是从红色的笔直书写而来,直抵那色彩斑斓的石碑上。
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孝女,因父亲去世而投江自尽,表现了极大的孝心。她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孝道的象征。诗中提到的“彤管笔”可能暗示着后人通过书写铭记她的事迹,而“色丝碑”则象征着她的名声被雕刻在历史上,永世流传。
作者介绍: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南宋,工于诗词,尤其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常常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颂扬古代贤良之士,表达对传统美德的推崇,尤其是孝道。
《曹娥》这首诗通过短短的两联,展现了作者对曹娥的深切怀念与崇敬。开头“穹壤有时敝”,说明即使天地万物有时会遭受破坏,但曹娥的名声却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不会消逝。诗人用“万古垂”这一表达,强调了曹娥的事迹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朽性,彰显了她作为孝女的伟大精神。
接下来的“直从彤管笔,便到色丝碑”,则生动地描绘了书写与铭刻的过程,表明了古代贤良之士的事迹通过文字被传承下来,成为后人铭记的历史。整首诗简洁而意蕴深远,既是对曹娥事迹的追忆,也是对孝道精神的颂扬,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曹娥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与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反映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诗词测试:
选择题:曹娥的故事主要体现了哪种美德?
A. 忍耐
B. 孝道
C. 友爱
D. 勇气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彤管笔”象征着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曹娥的名声和事迹的否定态度。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克庄的《曹娥》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但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强调对孝道的赞美和对历史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