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2:59
冥搜险韵搅枯肠,音义时乎取断章。吾窭仅能茅破屋,君材真可栋明堂。居然挺挺过苍柏,胜似萧萧种白杨。识草木名须博览,夜窗灯火恰新凉。
我冥思苦索,寻找那艰深的韵律,结果却让人心中愁苦,音义总是要时不时地被割裂。我的居所简陋,只能用茅草搭建的屋子,而你的材质却真的可以成为栋梁,撑起明亮的殿堂。你竟然能在苍松中挺拔而立,胜过那萧瑟的白杨。要识别草木的名字,必须要广泛地阅读和研究,而在夜晚的窗前,灯火下的学习恰到好处,正是凉爽的时节。
这首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比作者和他人材质的不同,隐含了对人才的观察与思考。诗中提到的“苍柏”和“白杨”都是常见的树木,象征着不同的生命状态与品质。
刘克庄(1187-1269),字子华,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丽见称,常常反映出他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此诗时,刘克庄可能正处于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思考中,借助对竹溪韵的描写,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崇敬。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以“冥搜险韵搅枯肠”引入,表达他在追求诗歌艺术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苦痛。接着,作者通过对自己简陋居所的自谦,展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对比“君材真可栋明堂”,则是对他人才能的钦佩,显示出一种谦逊的态度。后半部分中提到的“苍柏”和“白杨”,一方面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另一方面也象征着人生态度的不同。最后,作者强调了广泛学习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植物的识别,更是对知识的渴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围绕对比与反思展开,通过对自身与他人的才能的观察,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对比刘克庄与王维的诗作,刘克庄的作品更强调才能与知识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美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