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6:28
诗词名称: 题黄鹤楼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楼中独坐思悠悠,万里长江水流华。
白云千载空悠悠,苍狗白头皆无情。
一声何处发,千里孤舟何处行。
白话文翻译:
在黄鹤楼上吹奏玉笛,五月的江城飘落梅花。
我独自坐在楼中,心中思绪无尽,万里长江水流淌。
白云千载之间空悠悠,苍狗白头皆是无情。
不知那声声何处传来,千里孤舟又将何去何从。
注释:
典故解析:
黄鹤楼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经典的象征,历代文人对此地颇有咏叹。诗中提到的“黄鹤”源于传说,传说中有位黄鹤仙人曾在此地飞升。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人生的无常等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伯恭,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多以豪放、清新著称,作品常常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黄鹤楼这一象征,表达对历史流逝的哀叹,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黄鹤楼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以“玉笛”引入,描绘出一幅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画面,接着转入对长江水流的描写,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梅花的凋谢与白云的悠悠,既是自然的景象,也是人生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无情的深刻思考。尤其最后两句,以孤舟与声声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未来的迷茫,令人深思。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精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苍狗白头”比喻苍老与无情)、拟人(如“白云千载空悠悠”赋予白云生命)、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性与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流逝、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以及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迷茫,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鹤楼”位于哪个城市?
A. 北京
B. 上海
C. 武汉
D. 西安
“苍狗白头”象征什么?
A. 长生不老
B. 年老与无情
C. 青春与活力
D. 繁荣与兴旺
诗人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以上皆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登高》与《题黄鹤楼》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前者侧重于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关系,后者则通过黄鹤楼这一意象展现了文化的沉淀与个人情感的孤独,体现了两个时代诗人对生命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