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涤虑轩

《涤虑轩》

时间: 2025-05-03 22:18:59

诗句

圣人重洗心,君子贵浴德。

清心是道场,金仙有遗则。

人言我虑不须涤,我谓几人能涤得。

以此息万缘,以此销六贼。

君不见水观月观成道人,尽向此门生妙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8:59

原文展示:

涤虑轩
圣人重洗心,君子贵浴德。
清心是道场,金仙有遗则。
人言我虑不须涤,我谓几人能涤得。
以此息万缘,以此销六贼。
君不见水观月观成道人,尽向此门生妙识。

白话文翻译:

圣人重视内心的洗涤,君子珍视品德的培养。
清净的心灵是修道的场所,金仙也有传承的法则。
有人说我不需要去除烦恼,我认为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去除烦恼呢?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息灭万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六贼(六种内心的烦恼)。
难道你没有看到,修道之人通过水观月,最终都能从这里获得妙悟吗?

注释:

  • 重洗心:强调内心的净化,修身养性。
  • 浴德:意为培养和洗涤品德。
  • 清心:指的是内心的清净。
  • 金仙:道教中指高尚的修道者,通常指那些达到了某种境界的人。
  • 涤得:去除、洗净的意思。
  • 息万缘:停止一切的缘分或执念。
  • 销六贼:指消除内心的六种烦恼(如贪、嗔、痴等)。
  • 水观月:水中倒影月亮,象征内心的清澈和明亮,修道者通过观察自然获得启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岑象求,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常以修身养性、道德修炼为主题而受到后人推崇。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关注内心的修为与道德。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修身齐家的重视。诗人试图通过内心的洗涤与品德的培养,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智慧的启迪。

诗歌鉴赏:

《涤虑轩》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修养的重视。诗的前四句强调了洗心与浴德的重要性,认为清净的心灵是修道的基础。此处诗人通过对比“圣人”和“君子”,指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传达出一种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则揭示了世俗烦恼的困扰,质疑了人们对内心烦恼的轻视,强调真正能够“涤得”的人并不多。最后的两句以“水观月”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哲理: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奥秘,能够获得智慧与灵性。这不仅是对自我内心的探求,也是对道理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内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渴望,带有一种道教哲学的气息,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清净与明亮。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强调内心的洗涤和品德的重要性,呼应了儒道思想。
    • 第三、四句:提出对轻视内心烦恼的质疑,反映出一种对人心的深刻观察。
    • 第五、六句:通过自然景象的观察,说明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获得。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圣人重洗心,君子贵浴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心灵的洗涤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内心的修养与道德的提升,强调清净心灵的重要性,呼唤人们通过内心的净化达到智慧的启迪。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清澈与宁静,代表心灵的净化。
  • :象征着明亮与纯洁,映射出内心的智慧。
  • 金仙:代表高尚的道德修养与灵性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圣人重洗心”中的“洗心”指的是什么?
    A. 清洗外表
    B. 净化内心
    C. 去除烦恼
    答案:B

  2. “以此息万缘”中的“息”意味着?
    A. 结束
    B. 开始
    C. 增加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六贼”指的是什么?
    A. 外在敌人
    B. 内心的烦恼
    C. 社会问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涤虑轩》和《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内心的思考和对外界的观察,但《涤虑轩》更注重内心修养与道德,而《静夜思》则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道教文化与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王庙 吴山堂 卧治斋诗 温泉 为圃 望子岭梅花方开用黄道韵 望行人二首 望行人二首 王氏松斋诗 酴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假贳 凿开头的成语 科头赤足 众毛飞骨 匕字旁的字 包含薄的词语有哪些 奕奕欲生 鼎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拘开头的成语 文字旁的字 姻兄 麻字旁的字 判若水火 疑信参半 翘然 譂奴 德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