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时间: 2025-07-31 03:09:05

诗句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3:09:05

原文展示: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白话文翻译:

我走到菊花潭时,村子的西边已是夕阳西下。
主人却已登高去游玩,家中只剩下鸡犬无人照顾。

注释:

  • 菊花潭:指的是一个名叫菊花潭的地方,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水潭。
  • 村西:指的是村子的西边。
  • 日已斜:形容太阳已经偏西,说明时光渐晚。
  • 主人:指的是菊花潭的主人,此处为隐喻,表达主人的缺席。
  • 登高去:形容主人去爬高处,享受风景。
  • 鸡犬空在家:鸡和狗在家中,暗示主人不在,家中显得冷清。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它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相聚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状况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惟白,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时期,造成了许多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此时可能正寻友游玩却未能如愿,表现了他对友人和田园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诗的开头“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景象,夕阳的余晖映衬了诗人孤独的身影,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接着,“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则揭示了主人不在的事实,鸡犬无主,家中显得冷清,反衬出诗人寻访的失落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将景与情结合,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生动地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虽然身在繁华的时代,却向往那份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诗人来到菊花潭时,太阳已经偏西,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傍晚的到来。
    •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主人出游,家中只剩下鸡犬,表现出主人的缺席与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主人”与“鸡犬”的对比,突显孤独的氛围。
    • “日已斜”通过时间的变化传递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出孤独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菊花潭:象征着自然的美和宁静,是诗人寻幽探胜之地。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的无常。
  • 鸡犬:象征着家中冷清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主人登高去”意思是: A. 主人出门远游
    B. 主人去爬山
    C. 主人去看风景
    D. 主人去做饭

  2. “日已斜”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太阳升起
    B. 时间已晚
    C. 天气变化
    D. 风景优美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寻菊花潭主人不遇》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前者更强调人际关系的疏离,而后者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德甫知丞大夫惠诗见招次韵 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 寄题陶氏一经堂 闻子规 秋夜枕上偶成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二首 席上信笔 其四 游石门用前韵促陈丞 五石 其四 碧涧 晚泊江口令小舟汲江心水烹叶璵云谷碎冰散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姻戚 龍字旁的字 包含畋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刹的词语有哪些 自利利他 疋字旁的字 船到江心补漏迟 经邦论道 书香世家 父字头的字 寝幄 封祀 良友 毛骨竦然 爽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