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暮春久雨

《暮春久雨》

时间: 2025-05-07 19:34:55

诗句

季月何多雨,经旬不见山。

云师工蔽塞,羲驭久间关。

水已泽中满,寒应天际还。

坏墙忧盗入,只益鬓毛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4:55

原文展示:

暮春久雨 谢薖 〔宋代〕

季月何多雨,经旬不见山。 云师工蔽塞,羲驭久间关。 水已泽中满,寒应天际还。 坏墙忧盗入,只益鬓毛斑。

白话文翻译:

暮春时节,雨水特别多,连续多日都看不到山峦。 云神善于遮蔽,太阳神的车驾久久不能通行。 水已经涨满了湖泊,寒冷的气息似乎从天边归来。 破旧的墙壁担忧盗贼的侵入,只是让我的鬓发更加斑白。

注释:

  • 季月:指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三月。
  • 经旬:连续十天。
  • 云师:指云神。
  • 羲驭:指太阳神的车驾。
  • 间关:指被阻碍,不能通行。
  • 泽中:湖泊或水塘。
  • 寒应天际还:寒冷的气息似乎从天边归来。
  • 坏墙:破旧的墙壁。
  • 鬓毛斑:鬓发斑白,形容衰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薖(约1074-1116),字幼槃,号竹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与兄谢逸并称“临川二谢”。谢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连绵不断的雨水,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不便和诗人内心的忧虑。在宋代,雨水过多往往导致水灾,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诗中的“水已泽中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问题。同时,诗人的个人情感也通过“坏墙忧盗入,只益鬓毛斑”表达出来,显示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暮春时节的连绵雨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首句“季月何多雨,经旬不见山”直接点出了雨水过多,以至于长时间看不到山峦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接下来的“云师工蔽塞,羲驭久间关”运用拟人手法,将云神和太阳神的车驾赋予了人的行为,形象地表达了雨水遮蔽天空,太阳难以露面的情景。后两句“水已泽中满,寒应天际还”进一步描绘了水灾的严重性和寒冷的回归,加深了诗的忧郁色彩。最后两句“坏墙忧盗入,只益鬓毛斑”则从自然景象转向了个人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家园安全的担忧,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季月何多雨,经旬不见山”:首句直接点出暮春时节雨水过多,以至于长时间看不到山峦,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2. “云师工蔽塞,羲驭久间关”:运用拟人手法,将云神和太阳神的车驾赋予了人的行为,形象地表达了雨水遮蔽天空,太阳难以露面的情景。
  3. “水已泽中满,寒应天际还”:进一步描绘了水灾的严重性和寒冷的回归,加深了诗的忧郁色彩。
  4. “坏墙忧盗入,只益鬓毛斑”:从自然景象转向了个人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家园安全的担忧,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云师工蔽塞,羲驭久间关”中的“云师”和“羲驭”都被赋予了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仗:如“季月何多雨,经旬不见山”中的“季月”与“经旬”,“何多雨”与“不见山”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连绵雨水和由此带来的生活不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家园的深情关怀。

意象分析:

  • 云师:云神的拟人化,象征着遮蔽天空的云层。
  • 羲驭:太阳神的车驾,象征着被云层遮蔽的太阳。
  • 泽中满:湖泊或水塘的水涨满,象征着水灾的严重性。
  • 寒应天际还:寒冷的气息从天边归来,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寒冷的回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云师”指的是什么? A. 云神 B. 雨神 C. 风神 D. 雷神

  2. 诗中的“羲驭”指的是什么? A. 太阳神的车驾 B. 月亮神的车驾 C. 风神的车驾 D. 雷神的车驾

  3. 诗中的“季月”指的是什么? A. 春季的第一个月 B. 春季的最后一个月 C. 夏季的第一个月 D. 夏季的最后一个月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象,与谢薖的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词对比:

  • 谢薖的《暮春久雨》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谢薖的诗更多地关注自然灾害和个人情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薖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大龙湫 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 再赋 同继祖民瞻游赋诗亭二首 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二首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 初识茶花 冬至二首 闰八月十二日过奇父共坐翠窦轩赏木犀花玲珑 采菖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乌集之众 車字旁的字 先吾著鞭 里衖 爽神 日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杜渐防萌 石字旁的字 包含瓶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泗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两的成语 连枝花 风牛 祸福相倚 弟子孩儿 身字旁的字 漏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