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2:47
醉落魄 / 一斛珠 其九
作者: 张抡 〔宋代〕
湖光湛碧。亭亭照水芙蕖拆。
绿罗盖底争红白。恍若凌波,仙子步罗袜。
如今霜落枯荷折。清香无处重寻觅。
浮生似此初无别。及取康强,一笑对风月。
这首诗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水中映照着亭亭玉立的荷花,绿罗伞下的荷花争妍斗艳,红白相映,犹如仙子在水面上轻盈起舞。如今秋霜已降,枯萎的荷叶已然折断,清香之气无处可寻,浮生如斯,似乎再无其他。面对这一切,唯有一笑,便可与风月共处,心中自得其乐。
作者介绍:张抡,字仲明,号阳明,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与清新的意境著称。张抡的诗作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婉约动人,常常融情于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这首《醉落魄》通过描绘湖光山色与荷花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诗的开头以“湖光湛碧”引入,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接着,诗人用“亭亭照水”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姿态,这种“亭亭”不仅传达了荷花的美丽,还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绿罗盖底争红白”一句,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与和谐,荷花的红与白在绿色的衬托下愈发显得生动,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
而在“如今霜落枯荷折”中,诗人则转入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秋霜使得荷花凋零,清香也随之消散,这种悲凉之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最后,诗人以“及取康强,一笑对风月”结束,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无常与浮生,他选择以微笑面对,传递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湖中荷花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传达出对生命的理解与豁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湖光湛碧”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A. 湖水清澈而富有光泽
B. 湖泊干涸
C. 湖面波涛汹涌
D. 湖水浑浊
“如今霜落枯荷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感慨生命无常
D. 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一句“一笑对风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悲伤
B. 乐观豁达
C. 忧愁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醉落魄》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词。